海洋特色引领 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12-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校外实训基地挂牌仪式

    学生在船厂顶岗实习

    在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别新区——浙江舟山有这样一所学校:

    她,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宗旨;

    她,紧紧抓住海洋经济发展的机遇,围绕舟山海洋特色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精心打造船舶建造与维修、港口机电、港口物流、海洋旅游四大类专业群;

    她,实施“师资强校、特色亮校、精品立校”三大战略,大力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市场适应力和社会吸引力,为舟山海洋特色产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作贡献。

    她,就是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2012年,学校被列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单位。

    两年来,学校紧抓机遇,锐意改革,科学谋划发展定位,立足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专业,积极探索新型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支撑当地经济发展新格局。

    校企合作篇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共谱校企育人新篇章

    学校领导深知,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与企业联合,走校企合作、共赢发展之路,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遇,使学校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借企业之力,深化校企合作,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了跨越发展。

    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多元化办学,不断完善政府部门主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办学机制。学校专业设置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学校的四大重点专业与舟山海洋经济的六大产业紧密对接。同时学校为了创建具有海洋特色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岗位技能人才,四大海洋产业专业群都建立了由行业、企业、教育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并以此为载体,及时指导、规划、制定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和实施细则,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培养舟山海洋产业技能人才的要求。

    推进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学校与浙江远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黎明发动机配件有限公司、舟山市三峰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展“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改革,使学生在加工过程中不仅熟练掌握了相应的技能,也培养了其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实现了校企双赢。

    校企双元育人“现代学徒制”。根据企业需求,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建立校企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通过螺旋式——理论、实训、实岗、定岗的育人机制,经过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知识、技能以及最终的考核,实现学生与学徒、教育与培训、考试与考核的“双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胜任就业岗位。 

    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学校发挥专业优势,围绕舟山产业经济,与企业合作打造产学研联合体,实现校企双赢。产学研联合体的建设,为舟山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人才支撑,大大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学校的“海螺产学研联合体”是省级产学研联合体。近年来完成国家科学技术部门星火计划项目“新型导管螺旋桨”的研发;“双螺杆挤出机的关键零件加工技术”的改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编制了“美国进口流延机使用说明书”,进一步改进了该设备的结构与性能;研发的“电感式舵角仪”获省第三届创新创业一等奖及2013年省小发明成果展金奖。

    “舟峰海洋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为学校海洋电子信息专业与浙江省第四届“科技新浙商”——舟山市三峰电气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学校作为三峰公司的“海洋电子信息技术培训基地”,海洋电子信息技术实验实训室同时也是三峰公司的产品加工车间。两年来,已自主研发船舶电子信息技术实验实训装置、电气信息控制技术实验实训装置;船舶有害有毒气体报警系统研发装置已通过船舶检验部门验收,已经在新冷冻船上安装使用,该技术的国家发明专利正在受理中;自主研发日光灯灯座、卡入式连接的灯头与灯泡,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开展订单式培养。学校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开展订单培养,如“华业螺杆”班、“正和造船”班等,先由学校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完成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粗加工”,然后由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进行“深加工”,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这种模式充发挥了学校、企业的优势,有效提高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师资队伍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师资队伍建设是中职学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如何实施“人才强校”,如何吸引、培养、用好各类优秀人才?校领导一直在探索具有学校特色,适合教师发展的新模式。

    学校有计划地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大学、专业团体、知名企业学习研修,提升专业技能、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完善并落实专业教师下企业制度,鼓励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企业兼职。重视继续教育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学校还把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发展性评价工作列入学校重点工作,实行“一新四师”制度,专业指导教师帮助新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班主任导师帮助新教师适应班级管理;“知心人”帮助新教师适应教师岗位;企业导师帮助新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该制度使青年教师在综合素质上得到质的提升。

    根据重点专业建设需要,大力引进高校毕业生和具有丰富行业企业实践经验和较强技术开发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丰富现有师资队伍结构。近三年来,引进高校毕业生39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1人,有企业工作经历27人;引进了浙江省首席技师、钱江技能大奖获得者倪志伟等一批企业能工巧匠。以舟山市技师协会为平台,建立一支动态组合、校企互通、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库。重视对兼职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和聘任制度。试行“一班双师”制,浙江省第四届科技新浙商、三峰电气公司老总等一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技能大师,被学校聘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导师。

    成立专业带头人工作室,形成各自工作团队,在不同的专业主攻方向上开展工作。通过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的正常运作,促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师生技能竞赛等方面上一个台阶。

    学校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班主任考核制度及其他一系列管理制度,明确班主任岗位职责;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指导加强班主任业务学习,每月对班级及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在全国优秀班主任张赛芬老师的示范引领下,青年班主任业务能力快速提高。

    目前,学校专业带头人、班主任和青年教师三支队伍已形成体系。学校现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省特级教师1名,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首席技师1名,省技术创新能手2名,市级拔尖人才1名、市级技能大师5名、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市首批挂牌名师4名。近两年来,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学校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31人次,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23人次。

    办学成果篇

    内涵建设结硕果

    示范引领显特色

    示范校建设两年来,学校始终以内涵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以完善内部管理结构为契机,加快学校制度建设,以素质教育为统领,营造创新人才成长土壤,赢得了社会各界高度美誉,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浙江省治安安全示范单位”等称号。

    做强社会培训品牌

    加大经济贡献力度

    学校秉承“培养培训并举”理念,十分重视社会培训工作,不断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目前,学校已成为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综合性培训的社会培训基地中心,近三年完成社会培训3万余人。培训内容涉及二十多个工种或层面,培训层次从从业资格到初中高级、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形式有政府部门委托培训、行业联合培训、企业订单培训、学员自助培训以及学校送教下海岛培训。

    为满足各行业的培训需求,学校挑选骨干教师组建了讲师团,主动下海岛进行送教、送培活动;采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管理模式,定期安排骨干教师下企业,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以大师工作室为引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当地经济,学校曾受大比武组委会和舟山市技师协会委托,对参加省、市职业技能大比武的选手进行集训。学校的培训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此外,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实施基地带动战略,形成了“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带招生”的互动格局。学校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推介工作,以“高就业,优质就业”为工作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推动就业推介的举措,以确保学生就业数量和质量的提升。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1.55%。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