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谁来护航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5-04-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黄颖

    处于特殊家庭环境下的留守儿童,其行为习惯和生活安全是关乎他们生存质量的大事。全国妇联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其中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占全国最高比例,达到11.34%。本调查通过2011年秋对32所农村中小学校的问卷调查,考察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行为及安全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同时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困境的有效干预措施的展开提供科学依据。

    一、调查学生基本特点

    (一)农村学生留守率高达七成,其中双留学生超过六成

    全体样本学生量为13751名,男生略多,占53.4%;39.9%的农村学生目前寄宿;调查涉及的中学生较少,仅占样本的5.3%;从年龄分布上看,5-7岁占25.2%,8-14岁分别占14.3%、13.9%、15.6%、14.0%、9.9%、3.5%、1.7%,15-18岁仅占0.6%。全体学生的留守率为69.7%,他们当中56.7%是隔代监护,其次由母亲监护的占28%,与父亲留守的孩子占11.3%。

    本次调查显示,样本学生的留守率高达七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愈发明显。其中,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儿童比例占到60.7%,而这部分儿童中九成以上都被托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临时监护。同辈监护和亲友监护的学生尽管较少但绝不能忽视。

    (二)男女学生留守率基本一致,初中阶段的留守学生性别比显著下降

    从不同留守状态学生的特征来看,男女学生的留守率及留守类型并无显著差异,且留守与非留守学生的性别比差异也不大,分别为114.5和113.7。不过在小学阶段,留守学生的性别比略高于非留守,分别为115.7和113.9;而到了初中阶段,留守学生的性别比开始显著低于非留守,分别为98.6和107.6。尤其是初二和初三年级,留守学生的性别比仅为83.3和93.1,非留守学生的性别比为155.6和133.3;初一年级的情况则相反,留守与非留守学生的性别比分别为123.5和73.1。

    (三)仅母亲外出的留守小学生较多,学生年龄越大亲子分离程度越严重

    数据结果明确显示,高年级留守学生的比例非常高,中学生的留守比例高达83.5%,小学生为69%。从学习阶段的角度可以看出,外出家长可能存在一个普遍的认识误区,以为子女年龄越大对亲子互动、父母照顾及家庭教育的依赖和需求会逐渐下降,转而将教养重点寄希望于学校,于是很多农村家长比较放心地外出务工。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留守学生的单亲外出比例高于中学留守学生,主要是由于小学生中仅母亲外出比例远高于中学留守学生。相对于中学生家庭,年龄较小的农村小学生母亲更多地“作为独立的主体而参与人口流动”,但母亲的缺位对于子女的影响往往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四)亲子分离程度越严重,留守学生的寄宿率越高

    本次调查还发现,留守学生的寄宿率(40.4%)高于非留守学生(36.8%),同样地,寄宿学生的留守率也更高。留守学生内部,父母外出(双留)学生的寄宿率最高(42.9%),其次是父亲和母亲外出的留守学生(37.2%和34.7%),与非留守学生的寄宿率无差别甚至更低,即单亲外出的留守学生寄宿率并不高于非留守学生。亲子分离程度越严重的留守学生,寄宿的情况越多。据此,我们应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寄宿制学校在教育保护农村留守学生工作中的关键地位。

    二、生活行为及安全

    (一)行为习惯:仅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不仅用牙卫生习惯亟待改善,睡眠达标率也相对较低;除同辈监护的儿童,留守儿童的洗浴习惯基本较好;寄宿生活既能够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充足睡眠时间又可以改善和培养其良好的用牙习惯,但洗浴条件仍显不足。

    首先以生活习惯中最普通的洗漱卫生行为为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农村学生每周能洗两三次澡,每天洗澡和每周洗澡的比例基本一致,均为20%左右,超过一周才能洗澡的学生非常少。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洗澡频率基本无差别,但非留守学生在一周内都不能洗澡的比例是留守学生的两倍,这部分学生虽然父母在身边,可能由于其他特殊原因或家庭条件因素,其日常卫生情况较差。

    从刷牙频率也可以得到相似的结论,无法做到每天刷牙的学生很少,但非留守学生在该项目上的比例也超过了留守学生一倍多。就良好习惯的角度而言,学生应保证每天早晚两次刷牙,然而样本数据显示,无论是否处于留守状态,仅不到一半的学生刷牙频率为每天两次,农村学生的用牙卫生习惯有待改善。此外,由于寄宿生的生活起居规律性和统一性较强,本调查发现寄宿生的刷牙习惯显著好于非寄宿生,可见寄宿生活以及教师的督导能够改善及培养学生的良好用牙习惯。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睡眠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睡眠不足不仅会严重影响青少年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引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下降,造成健康隐患,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记忆会产生不可逆的、隐匿的影响,进而影响学习成绩。

    调查数据显示(见表1),从平均睡眠时间而言,本次调查的农村学生睡眠时间也均明显不足,小学生平均睡眠9个小时,比10个小时的标准少1个小时;中学生情况较小学生好,与9个小时的睡眠标准差距为半小时。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留守状态及类型的学生平均睡眠时间有显著差异,并且这些差异更多存在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之间。因为与上文结论类似,留守中学生比非留守中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略长,但留守中学生内部各类型学生并无显著差异。农村小学生中,留守学生的睡眠时间少于非留守学生,不过差距较小。同样地我们能够发现:留守小学生内部,双留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单亲外出学生,尤其是仅母亲外出的留守学生;与非寄宿学生相比,寄宿生的平均睡眠时间更接近教育部规定的标准水平。

    (二)闲暇活动: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适应与满足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情绪情感、社会性及自主性,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体力活动模式可持续到成年期,为生命后阶段良好的生活质量打下基础。本次调查发现(见表2),九成学生拥有充足的户外体育锻炼时间;非留守学生的静态活动时间多于留守学生;留守儿童内部,小学阶段的双留学生“被动”地拥有较多的静态活动,中学阶段的单亲留守学生则是“主动”地参加更多的静态活动,尤其是仅母亲外出的中学生。

    本次调查中的农村中小学生,总体日均体育锻炼时间较充足,为1.33小时,留守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多于非留守学生,非寄宿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也略多于寄宿学生。由于不同类型学生的日均活动时间均值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如果从国家相关部门1个小时体育活动的标准来看,九成样本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达标,与学生是否处于留守状态基本无关。母亲外出父亲监护的留守学生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达标率最高,其次是同辈监护者、母亲监护者及隔代监护者,而亲友监护的双留学生户外活动时间的达标率最低,因为很多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最重视的就是儿童的安全问题。同时,与计算均值的情况一致的是,非寄宿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达标率远远高于寄宿学生。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在享受舒适生活的同时许多体力活动的机会也相对大量减少。对于儿童群体,除了久坐学习,电视、游戏机、网络等产品带来的静态活动开始逐渐占据日常生活的闲暇时间,已有研究表明静态生活比体力活动甚至更能影响儿童BMI指数。

    尤其是电视,目前的农村家庭中,大多数学生在家都有看电视的习惯。调查显示,留守学生不看电视的比例略高于非留守学生,同辈监护和亲友监护的双留学生,不看电视的比例最高,均为8.5%,其次是6%左右的单亲外出留守学生回答不看电视,隔代监护的双留学生,祖辈家长对儿童看电视的态度基本不加干涉,这部分学生不看电视的比例最低为5.5%。当然,一般寄宿学校并不为学生的闲暇生活提供电视,寄宿生不看电视的比例高于非寄宿生。长时间看电视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还可引起诸如“电视近视眼”、‘电视孤独症’、“电视肥胖症”等不良状况。

    另一个愈加常见的学生静态活动是网络、游戏机等消费型闲暇活动,三分之二的被访学生表示每天都会玩游戏。仅玩半小时的学生为10.2%,平均每天玩游戏的时间为1个小时的学生占到了44%,还有12.6%的学生每天玩游戏长达2个小时及以上。从具体的时间来看,非留守学生玩游戏的时间多于留守学生,单亲外出的留守学生比双亲外出者有更多的时间玩游戏,尤其是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除了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上述情况可能部分是缘于临时照料人的约束性监护。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非留守学生的平均静态活动时间都多于留守学生,分别为2.12小时和2.01小时。在留守儿童内部,小学阶段双亲外出学生的静态活动时间多于单亲外出者,因为隔代监护及亲友监护的双留学生每天静态活动时间偏长,而同辈监护的留守学生这一数值最低。中学阶段,学生的静态活动时间明显增多,但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单亲外出学生的静态活动时间开始多于双亲外出者,而且同辈监护的双留学生也更倾向于闲暇生活的静态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