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之精妙譬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4-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超常假期,宅在家中读王阳明的《传习录》,发现书中精妙的譬喻像荷花丛中的露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反复体味,喻意精准,其教育意义历久弥新,直指人心。

    为学者贵在培养根基。王阳明说:“孔子气魄极大,凡帝王事业,无不一一理会,也只从那心上来。譬如大树,有多少枝叶,也只是根本上用得培养功夫,故自然能如此,非是从枝叶上用功做得根本也。学者学孔子,不在心上用功,汲汲然去学那气魄,却倒做了。”

    一棵树,从种子到小树到大树,首先是从扎根开始,然后冒芽、长叶、长枝干。根扎得越深,枝叶才能更繁茂。王阳明以种树为喻表明,种树要对树根培土养护,根扎不下、扎不住,树就不会长大。不能从枝叶上用功,反过来去培养根基。人们学习孔子,要在心上用功,要像孔子那样孜孜不倦学习,而不是学习孔子那种大气魄。

    “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对初学者来说,立志用功就如同种树一样。一开始只是生根发芽,还没有长出主干,到后来长出主干,但是还没有长枝丫,长出枝丫以后才会长叶子,长出叶子以后才会开花结果。树刚刚生根的时候,就只管栽培灌溉,不要妄想已经长出枝丫,也不能妄想长出叶子,更不能妄想已经开花结果。

    “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希望树长得高大,一定在开始生长时从根基上去培养,并及时剔除其余的枝干;希望自己德行盛大,一定要在开始时去除对外物的喜好。对初学者来说,及时去除“多余的枝干”是相当重要的。

    为学者贵在自我修持。弟子问:伟大的圣人,为什么还不能免于毁谤?王阳明说,毁谤是自外部而来的,即使是圣人又怎么能免除呢?人贵在自我修持,如果自己是个实实在在的圣贤,纵然每个人都在诋毁他,也说不倒他。就好像浮云掩日,怎么能有损于太阳的光明呢?如果自己是个表面恭敬端庄,实际并不真正坚贞正直的人,就算没有一个人说他,他内心的邪恶有朝一日终究会显露出来。

    王阳明把圣人的良知比喻成青天上的太阳,把贤人的良知比喻成有浮云的太阳,把愚人的良知比喻成阴霾中的太阳。即使昏暗光明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是能分辨黑白的情况是一样的。那么,愚人下功夫学习,就是要顺着哪怕是一丝光明去精心考察。

    为学者须要涵养为先。黄诚甫请教《论语》“女(汝)与回也孰愈”章,王阳明如此回答:子贡博学多识,多才多艺,对外在的见闻上下功夫;颜回安贫乐道,勤奋好学,在内心上用功。对子贡的回答“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不是很满意,因为子贡的回答还是局限在识见上。孔子认为学习首先是涵养,应在内心上下功夫。所以,王阳明认为孔子对子贡的回答是叹惜,不是赞许。

    在涵养和见闻上,王阳明的见解更为透彻:“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专注在涵养上的人,会日渐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是日省吾身;看似不足,实则在德行上已经有了收获。专注于识见上的人,会日渐看到自己的收益;看似有余,实则是不足。

    为学者须要磨镜自照。徐爱说:“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心就好比一面镜子。圣人心如明镜,照出世界万物。常人心如昏镜,镜面蒙尘,哪能照出世界万物?格物,做学问,就好像用镜子照东西。只在“照”上面下功夫,殊不知镜子还很昏暗,这怎么能够照物?王阳明的格物,如同磨光的镜子,使其明亮,在打磨镜子上下功夫,明亮以后也就不会影响到照物了。

    生活中,镜者,鉴也。我们常常忘记磨镜,镜子模糊还以为世界模糊。外面的世界明明是鲜明的,我们却看不到鲜明的世界。如果对世界发表自己认知,自己认知错了还认为世界错了或是他人错了。事实上,镜子干净,照外面的世界,我们才会感到格外鲜明。

    照镜,一是要去照,要时时省思自己,二是镜子要明,要磨镜使之明。磨镜,就是要克己,就是要扫除廓清,一毫不留。如果把学习之心比作镜面,镜面蒙上尘埃,那么还会有学习吗?

    (作者单位:天津市天津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