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层读写助推高效阅读 □ 隋人珠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阅读文本的处理,把英语阅读作为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经验的途径,作为英语学习者发展其他语言能力的基础,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抽象概括、归纳综合、逻辑思维、理解记忆等方面能力的手段。但在潜意识中,受考试文化的影响,很多教师简单地处理文本,要么把阅读材料当作学生学习语言的载体,要么当作检测阅读理解的载体,或两者兼顾但处理过程截然分开,这样的设计导致学生被动地阅读,无法形成高效的学习策略。
四层读写模型为读者制定了4个必要而不充分的“角色”,它们是:密码破解者、意义建构者、文本使用者和文本评论者。四层读写的方法是,读前链接新旧知识,读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监控。
一、指导学生在读前重构已有知识
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先前知识,并要设计得体的情境和适宜的任务,在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连接。方法有“前测”、“预测”和“头脑风暴”。
前测是科学设计、有效实施阅读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熟稔于心,才能因势利导,科学有效地嫁接新概念、新知识。学生通过温故而知新,有利于梳理和归类。前测还能为课前预习提供线索,也是热身的载体。用好前测,教师既能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能使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这对模块整体的有效学习具有重大意义。
预测是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材料将要发生的事实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过程。预测可帮助学生积极地想象、推理和判断,有效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睿智地捕捉契机,把预测当作一种教学策略,扩大它的使用范围,可利用关键的信息词、连词等进行细节的预测,可对相邻段落进行预测,也可在读后对后续事态发展进行预测。
头脑风暴是一种激发集体智慧和提出创新设想的思维方法。阅读理解的过程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语言交流的活动。教师可设计围绕一个阅读主题线索实现头脑风暴的契机,既回顾了旧知识,又融进了新知识,通过联想把新旧知识进行很好的结合,从而优化了知识结构,实现了同伴互助和有意义的创生。
二、指导学生概念化地获取、组织、使用知识
阅读教学不应是一个单纯的认字释义的过程,而是一个重视心理因素和文化背景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将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结合起来,完整地理解语篇以及获取信息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话题背景概念化地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和使用知识。如:围绕节日话题的语言学习,教师使用描述节日的要素:Name, Date, Theme, Activity, Food, History, Origin, Religion.帮助学生梳理信息,会大大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识记信息、应用信息的效率。
三、指导学生监控和管理阅读过程
优秀的阅读者应具有监控和管理阅读过程的能力,教师应通过阅读过程性评价,如指导学生记录阅读速度、培养阅读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反思力和监控、管理阅读过程的能力。教师的资源处理意识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应该依据自己对阅读的理解,正确处理对学生有用的语言知识,关注知识怎样才能融入学生的认知中,最终,培养学生成为高效阅读者。
(作者单位系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