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视 野
“教育家办学”的挑战是什么
信力健在《教书育人》上撰文,中国教育不差钱、不缺人才、不缺思想,缺的只是一个春天,一个适宜的气候与环境,让这些充满活力的元素得以充分激活,让它们有机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带来教育的丰硕成果。现在的中国,发展与创新的力量要远远超越驯化与禁锢的力量,只有创造力被充分激发,才能带来大的希望。“教育家办学”的诉求正基于此。
摆脱困境的要义仍在于上世纪中陈寅恪先生的主张:“自由思想,独立精神”,并以此为基本准则改造僵化与落后的现状。只有从此着手,坚持充分自主与自由的精神,在资源方面与管理体系方面给予适当宽松的空间和条件,才能带来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多元繁荣的大环境,孕育出新时期的教育家,产生教育家办学。而能够帮助这个目标实现的有力保障,就在于教育管理体系的改变。回顾过去几十年,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尝试都在无形中消散,“教育家办学”恐怕最后也会回到道德和技术层面,被消解或被重新定义。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一轮轮“试错”结束,教育终归还是要进步的。
教育家何以自由成长
五岳散人在《华商报》上撰文,怎么才能让一个好的老师发展成为一个教育家?一般来说有这样几个条件:不受约束地去探求教育的可能性、不被升学率所束缚、能够脱离课堂告诉学生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然后引导学生走向自己向往的生活。总而言之,一个教育家的诞生,必然背后是一个可以让他比较自由发挥的教育体系,以及一个更为宽容的社会环境。民国出过几位大教育家,除了在思想上各有建树之外,更多的是没有这样那样的束缚。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应该说并不具备出现教育家的环境,即使是特级教师,也不过常常是把课本讲得出神入化、对于学生在这方面的钻研引导有方罢了。整体的环境除了把教育家最终弄成一个头衔之外,不会真的产生名实相符的教育家。
所以,要是真的想出现教育家的话,看来我们更应该着眼改进的是整个教育体系背后的逻辑,不但要消除升学率这种残害性灵的东西,还要让很多学校掌握在教授、教育工作者手里,而不是掌握在行政官僚的手中。说不定过上个一二十年,我们这里就真的能出几位教育家了。
做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育家
马新功在《中国教师》上撰文,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一位普通乡村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在一所十年制普通乡村学校持续不断、持之以恒地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己任。在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的33年,其中包括26年任校长的教育实践中,使他自己成为了享誉世界的著名教育家,使他自己所在的学校也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这种蚕蛹化蝶的过程,能给我们今天探讨教育家应该具备的素质及成长之路以重要的启示。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育家正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界所呼唤、所期盼的。
文中称,苏霍姆林斯基所体现出的教育家应具备的素质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热爱孩子、热爱教育;二是学习,终身不断地持续学习;三是研究,从实际出发把学习、实践、研究三者融为一体,持续不断地进行探求教育发展规律的研究;四是保有求真,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追求真理的高贵品质;五是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和教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