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教师李平 □ 本报记者 褚清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李平:山东兖州一中语文教师、教研组长、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著有《李平老师讲语文》。

 5年前,刚刚30岁的李平,参加山东省教学能手评选,便以《归去来兮辞》一课打响,赢得全省第三名。这曾是她引以为豪的成绩和荣誉。因为,那一次参选的选手有不少是她的偶像级教师,没有口吐莲花的“讲”功,是很难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那个时候,她并没有觉得教师“讲”得精彩背后会有什么隐患。但是,在课后的教学反思中她这样写道:究竟是更多展示教师挖掘教材的能力,还是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切入,课堂究竟是“教”还是“学”?

 实际上这种纠结是两种课堂观或教学观的较量。李平说,如果现在按照新课堂的理念来重新设计,她会把“选出你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进行品读,并说明理由”这一问题抛给学生,留给他们分组交流的时间,然后由小组推荐代表分享本组最佳观点。

 这种纠结常常也把她带入一种原点性的教育思考。“知识和升学就是教育的全部吗?大家普遍追求的教育价值取向就正确吗?难道教育的终极关怀不该指向人性吗?”她在自己的日志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她希望寻找另一种方式,让自己和学生都能走得更远。

 当学校倡导课改的时候,这位富有思考力的年轻教师成为学校率先投身课改实验的种子教师。

 李平是谁?她的课改成功了吗?

 ■教师真则学生真

 李平是山东兖州一中的一名普通语文教师。在她的课堂上,你可能看不到她的身影,但一定会为学生因为讨论、争论而相互交织的身影激动不已;在她的课堂上,生生间“不同而和”,师生间教学相长,学生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被充分开发和利用。她的学生共同的特点是个性张扬,但规则意识很强;在学生眼里,她是亲和温婉、激情澎湃的知心姐姐、权威学长。在她的手机里保留着很多已经毕业了多年的学生发来的祝福和问候短信,李平收藏的不仅仅是短信,更是教师的幸福。

 崇尚真精神,做本色教师,是李平对自己作为教师的最新定位。当你真正读懂了她这一定位背后的教育智慧,就会发现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感动”都不是偶然。

 李平对教师角色这一概念有自己的理解。她认为,教师一旦定位于一种角色,一旦活在角色中,就会有意无意地扮演或表演,一旦存在扮演或表演,就会有虚假,就可能是反教育的。因此,她倡导教师要彻底从师道尊严的角色中走出,本色地走近学生、面对学生。本色即真实,本色即教育,本色即文化。“呈现本色,成为真我,以真施教,才能教做真人。教师倘若能用真诚来陪伴、用真情来激励、用真心来唤醒,教育便当如且歌且舞的水,澄澈透明,润物无声”。

 李平对“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师职业传统定位也有自己新的理解。她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更多在强调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和道德律令者。实际上,教师首先应该是激励者、点燃者、启蒙者,然后才是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

 “爱是教育的底色。”谈到爱,李平似乎有更多话要说,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诗云: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什么是带着爱工作?就是“将你的灵魂气息注入你的所有制品”。

 “但是这种爱不是泛爱、功利的爱、有条件的爱,我们所给予的爱是否是学生需要的爱,是否是学生认可的爱?不能用世俗的爱来理解教育的爱,更不能以爱的名义绑架学生,教师要从功利中走出,走向功德。”李平重塑了新的师爱观,那就是以尊重为前提,以放手为方式,以发展为目的,才是真正负责任的爱,那就是教师要有发现的能力和智慧,要善于发现闪光点并寻找机会让闪光点更亮,这才是一种教育视野下的爱。

 李平同样重塑了自己的教育观:教学是教学一体,是教学相长;教育是陪伴,是激励,是唤醒,是成就。教育不仅促进学生的主动、全面、持续发展,而且在唤醒学生各项潜能的同时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共同成就师生的魅力人生。

 ■课堂猜想

 早在2006年,学校的“循环大课堂”教学成果尚在孵化阶段时,李平便畅想自己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

 课前:科研小组已将同学们的学习困惑整理分类,将星级数最高课题的初步研究成果排版打印。我会在我独立的办公室里跟这6位同学研讨,当然,他们主讲,我只是相机引导。他们领悟后再编写导学案,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供其他同学预习。

 课中:管理小组清点人数,领宣誓词后,正式开始上课。6位科研人士组成本节课专家团,负责检查各学习小组的预习情况,并解答各学习小组的疑问。我则悄悄坐在一旁,担当顾问之职。有时,我也会发问,但绝少直接给答案。

 课后:同学们把自己所得整理出来,小组汇总后出海报等再次予以展示。我则进行反思,将本节课学生激烈交锋的问题写成新的反思,以指导下一科研组的科研活动。

 沿着这样的畅想轨迹,两年后,这样的课堂形态在李平的课堂上变成了现实。不只是这样,导学案的编制也实现了“开放性”的突破,形成了以强化课堂的诵读、精读为原则的课导学案,以强化课后的规范、落实为原则的周导学案,以强化课余巩固、反思为原则的节假日导学案,以强化课外的拓展、延伸为原则的名著导读导学案。而这种导学案的开发不只是由老师来编制,学生也参与其中。李平把学生课下的学习称为“第二学习态”,让李平深感欣慰的是,学生的“第二学习态”表现不凡,学生能够自主编制节假日导学案,并且能够组建节假日合作学习小组。

 这样“放手不撒手”的课堂,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实现了学科学习和班级管理的自主。

 而在此之前,李平的教学轨迹与很多教师一样,也是“备”课之后再“背”课,把教案熟记在心,然后胸有成竹地走到课堂中去,指点文章,激扬文字。“传统的课堂,只要老师自己准备好了,就可以上课了,从来没有老师问一下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是否准备好了。”谈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一向柔弱的李平,声音更富有一种张力。

 老师一旦把课堂变成了会场,学生就可能精力流失。李平认为,听懂不等于理解,只有参与了才能真正理解,只有真正理解的知识才能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李平竭力倡导建设一种全新的课堂,一线教师不能做传统课堂的卫道士,而要打破传统课堂沉疴,就要敢于变革课堂结构和模式。她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模式能使我们“如虎添翼”,但前提条件是——我们首先是老虎,如是老鼠,即便插上翅膀充其量也只能相当于蝙蝠。

 进入2011年,李平写下了新一年的课堂猜想:教材转化为课程,俯拾即是,信手拈来,田间漫步时知识已悄然生根,云淡风轻里感情已刻骨铭心。上课,不再是老师的独白,而是师生、生生之间生命体的对话……

 ■为语文打开一扇窗

 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的难点篇目,传统课堂一般设计为4个课时,以前李平也是按4个课时来上的。对课堂有了新的思考后,李平重新调整了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理清人物关系,初步感受故事发生的背景、氛围;第二课时选取文本中关键点进行突破。剩下的两个课时,倡导学生拓展阅读,带领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或同时代的其他大家的文章。

 语文课究竟该怎样上,才能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李平给出的答案是,从三个维度上思考语文教学:一是从宽度上将语文从课上延展到课下;二是从深度上将语文从文本挖掘到生活;三是从长度上将语文从思维深入到生命。她认为,践行素质教育,从语文教师的角度,就是要以阅读为突破口,努力拓宽学生的胸怀和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点燃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比如,关于文言文的学习,她的基本原则是不变的,要使学生读得充分,让他们在诵读中反复品味诗句的意蕴,要像读诗一样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展现当时的场景,浮现作者的形象。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可能只需要分析、需要训练,只需要学生大脑参与,而人文性则需要体验、需要感受,更需要学生心灵的参与。

 仿照网络论坛发帖、跟帖的形式,李平在高一年级开展“美文鉴读”活动,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在学校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成为学校的一个文化景观。

 李平说:“课堂上最有价值的展示不是完美而是错误,是典型的错误!完美有可能是假的,而错误则往往是真实的。”因此,她的课堂重情境创设,重方法点拨,采用“时空转换、乾坤挪移”的思路,实现“纸质文本”到“生命文本”的拓展、迁移,引导学生从品读“语言”入手,品读“人物”,品读“生命”,品读“生活”,促进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发展。

 在语文课上,李平特别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也常常因为有了这些独特体验的分享,课堂便多了未曾预约的美丽生成。

 在学习《大堰河》一文时,有学生给大堰河制作了一个个人档案。姓名:大堰河;网名:不能说的梦痛并快乐着;学历:文盲;身份:童养媳;职业:保姆;健康状况:脸色蜡黄、头发枯干、瘦弱;家庭状况:经济窘迫、政治受压迫;生平简历:自小被卖到畈田蒋村做童养媳,长大后做了地主家的保姆,养育了5个儿子和一个乳儿。一生贫困,受尽冷漠,多灾多难,享年40多岁,但始终坚强、乐观、善良。

 语文课,固然要引领学生明其言,阅其事,想其行,悟其情,品其志,赏其神,但更要读出自我,读懂生活,读出真善美,用人物高尚的精神撞击灵魂,用文本深邃的思想为学生的心灵成长补钙。李平以阅读为切入点为语文打开一扇窗,让文学的营养在生活的土壤里被转化和吸收为生命的元素。

 ■幸福学生

 在李平的班级里,学生无疑是幸福的。每到天气变化时,学生们都会收到一条带有温度的短信:亲爱的同学们,明天会有强冷空气入侵我省,最低气温将下降到-16℃。请同学们注意防寒保暖,并提醒家人出行安全。感恩,从点滴细节做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