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长、教师“三级跳” ——北京市朝阳区推进人才强教战略纪实 □ 聂成华 □ 本报记者 康 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团结湖三中,课题组通过“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与实践”,教师掌握了新的教育理念,端正了教育思想,规范了教学行为,努力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学工作,学校教学质量连年持续攀升,多次被评为 “朝阳区教学质量先进学校”。

 十七中学,通过“延伸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内涵的学校文化,促进十七中学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变化,班集体的向心力大幅度提高,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更加密切,学生自主、自立的精神更加凸显,思想上要求进取的情绪更加热烈。十七中学参加了两届高中生模拟联合国大赛活动,荣获了“十佳地球村奖”和“最佳立场文件奖”。

 ……

 “名校长工程课题研究自主与展示”、“党建课题理想指导”、“校级干部研究成果年度征集评审”、“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和“年度教育人物评审”等5大措施,极大地激发和强化了全区校级干部重视研究、参与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2007年,朝阳区33名校长被北京教育学会授予“首都杰出校长”称号,其中16名校长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全国优秀校长”称号,逐渐形成了以全国知名教育专家马芯兰、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贺士榕、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刘淑珍、北京市劳动模范张德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苏国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飞、全国学校文化建设优秀校长祖雪媛、马骏、沈颖、管理特色突出校长刘彦弟、办学体制改革卓有成效校长汪水明、郝又明等为代表的名优校长群体,基本形成了朝阳区“名校长塑造工程”的规模。

 ■挥手过去,展望未来谱新篇

 基础教育越来越坚实,素质教育百花齐放,均衡教育阳光遍洒,职业教育春潮涌动,教师队伍建设正一路高歌……这是朝阳教育繁荣的真实写照。

 回首来路,朝阳区委教工委、区教委在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的路上走得异常坚定。为保证项目工作的有序有力有效开展,他们构建保障机制,推进课题实践,举办演示研讨,落实经费资助,加大人才引进……实现了朝阳教育“量”与“质”的新跨越。

 近5年间,朝阳区各类学校中获得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由以前的42人提高到了目前的300余人;45岁以下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全区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已由2006年的22.7%提高到目前的42.6%;与5年前相比,特级教师人数翻了近两番;市级学科带头人由18人提高到50人,占北京市级学科带头人总数的12.8%;市级骨干教师由184人提高到259人,占到全市骨干教师总人数的12.4%……这一连串数字,直观反映了朝阳教育的腾飞。

 “‘十一五’期间,胸怀‘教育为本、文化为魂’发展大计的朝阳教育人,用精诚团结和不懈努力,在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之路。”朝阳区教育工会主席陈先豹感慨道。

 “十二五”开局之年,朝阳教育人又为自己设立了新的目标。《北京市朝阳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开放多元、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体系。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培育和聚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位居全市前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地区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本在队伍,关键在人才。“朝阳区将以全面普及学前教育、争创高位均衡的义务教育、办好优质特色的高中教育、实现现代高端的职业教育、构建文明和谐的社区教育、做好多元规范的民办教育、打造更具优势的国际教育、培育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为具体目标。不仅仅集中在推进课题实践、举办展示研讨、落实经费资助上,更多的是加大人才引进,为建设高端化、国际化的教育系统鸣锣开道。”朝阳区教委主任孙其军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前景“教育学”的3个谜     下一篇:■ 教师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