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教书的老吴
山外是海
吴泓生在广西一个深山的林场里。小时候,有时母亲去赶集,把刚出生不久还放在毛竹摇篮里的妹妹交给吴泓看护。有一次,母亲很晚还没回来,吴泓就推着妹妹的小摇篮到漆黑的河边等。从林场到集市要走很长的路,过了河还要翻越在他看来像海一样的山。那时候,吴泓就在想,能不能到山的尽头看一看。
山的尽头是什么?是海吗?
后来,吴泓走出了林场,到了城里,城里依然有海一样的山。再后来,吴泓带着家人到了真正有海的地方——深圳。
这段经历,被吴泓的女儿吴天琳写进了长篇叙事散文《记忆中的事情》。
关于吴泓到深圳,不那么“浪漫”的版本是:“年轻时没想那么多,就想换个地方。说白了,深圳工资多点,免得去为钱苦恼。这种想法可能很庸俗,但这是实实在在的。而且深圳这个地方很开明,人们允许你做自己想做的事。到今天,它仍然提倡给想做事的人空间。”2000年,已是校长、特级教师的吴泓辞去原单位一切职务,从广西到深圳“闯码头”。
那时,吴泓早已成名,且一直在重点学校任教,非常自信。他讲课如表演,课堂语言精妙幽默,将“文学知识融于实践生活”,极富个人魅力,到哪里上课学生都觉得他“酷毙了”。
可教师的精彩并没有换来学生的精彩。尤其2001年他来到新安中学之后,这种情况尤其明显。学校位于深圳宝安区关外的城乡接合部,当时只是一所接收本地普通生源为主的一般校。吴泓“挥洒自如”地教了一年,学生学习情况的统计结果却是——50%的学生书写零乱,20%的学生字迹难辨,85%的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思维缺乏深度和广度,写作内容肤浅苍白、空洞无物。
他惊讶地发现,原来的教学方式对自己来说“已经走到头了”。危机意识促使他开始和2000届一个班的学生一起尝试以专题阅读的方式学习。
第一个专题读的是蒋廷黼的《中国近代史》。这本书篇幅很短,只有5万多字,可作者写得磅礴大气,又深入浅出,正好可以和历史教科书对应来学习。短短一个月专题学习结束,吴泓收获了两个“万万没想到”的惊喜。
一个惊喜是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前所未有、空前高涨,“有无数的、无穷的问题,自发地提出来,在课堂上还可以争论、讨论得这么激烈!”
另一个惊喜是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了。平常对命题作文头疼不已的学生,竟将自己的思考汇聚成了一本专题学习习作集。而在此之前,这些高一学生只会写“我的同桌”、“我的父亲母亲”之类的记叙文。
学生们很惊讶:“没想到我们居然还有思想!”吴泓也才恍然大悟:原来有了思想,学生说起来或者写出来就是不一样。由此,他才开始思考“学生的思想究竟从哪里来”、“阅读什么样的读物可以使学生形成思想”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也才有了多尝试几次的胆量。
“我又不是神仙,怎么能未卜先知?”即使身处的环境改革氛围很浓厚,吴泓对于自己的潜力也完全没有意识到。他自谦既不是名牌大学毕业,也没有很深厚的功底,10年前没有现在一半的水平。
“10年间,我和学生一起成长。”吴泓简单的一句话,分量不轻。
任何一个人往前走,背后都是他的历史。吴泓介绍给学生的文本,打着很深的个人阅读史的烙印。吴泓读的东西,比学生多太多。专题学习信息量极大,每一个专题十几二十万字,他都要去看。学习过程中,学生涉猎的文本不断超出他的阅读范围,他也要看。各种各样的文字载体,能够用的他都用。总之,调动一切能用到的媒介来为专题服务。然而,还经常会遇到学生把他问倒的情况。
“过去教师是无所不知的。我们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教师的无所不知。”吴泓对自己的“无知”非常坦然:“处理得了就处理,处理不了就又去学习。低下头,弯下腰,承认自己无知,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
作家余华把对伟大作品的阅读,比作“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对此,吴泓心有戚戚焉。2013年5月,学生马勤悦提交给吴泓的一篇李白学习报告,则像在和余华的这句话唱和:“老吴带着我们,找李白漂泊了千年的灵魂。不过了解一个人,不是容易的事。更何况,这人还活在那么久远的过去。不仅如此,他的身体里还隐藏着无数的人格。在他的文字和由别人的文字组成的他的世界,经过几个月的相处,我也仅仅只能探寻到冰山一角。”
随着领悟的加深,吴泓教书的思路越来越活泛,对各种观点都学会去倾听。再然后,就是去思考:原来的语文课堂真实吗?再想如果不真实,又为什么会这样?“以前我们总是自己假设一个目标,然后说服自己去相信目标完成了。还有更‘高明’一点的教师可以用高超的教学技巧把整个课堂做得很完美。但是他们想没想过学生真的理解了没有?”
传统的观念,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年复一年积累而成的。没有进行新的尝试,就不可能发现旧的谬误,最后有所改变。这也就是很多教师哪怕知道新的理念很好,但仍然沿用旧方法的原因。其他人不思考,也许可以,但带着学生进行专题学习逼着吴泓思考,逼着他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逼着他从教材观、教学观,到教育观、学生观,一点一点,全部改变。
在新安中学的新高中部教学楼不远处,就是深圳的前海。凭窗远眺,在吴泓心里,一直幻想着带领学生走进这样一幅画面:太阳出来了,风吹在脸上,登上芳草萋萋的山岗,面对远处的青山或大海,读诗书,诵经典,谈抱负,诉追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两千多年前孔子学生描绘的那样一幅画面,尽管知道是“奢侈品”,但仍让吴泓感念怀想、心往神追。
站着教书
假如硬要把吴泓这十多年的教育比作一出戏,那只能是《等待戈多》。等来等去,戈多始终没有出现。
等不到戈多,学生明白,但总有人无法接受。当抛开了既定的目标、标准答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等等,对许多人来说,吴泓的语文课简直不可捉摸,它既是一切,又什么都不是。于是,有人不解地跑来问吴泓:“你上课为什么一点不激动,你怎么好像不死不活的?”更有人质疑吴泓:“你不是特级教师吗?你到底会不会上课?”
对这个问题,吴泓有时耐心解释,有时也不屑理会。“要让我搞平时那种教学,我轻车熟路,连课都可以不备啦,我只不过不想那样教而已。”
其实,更多的人只是抱着围观的态度,说吴泓做得好是好,但到底怎么样还得看高考。
2012年1月16日,深圳中学语文教师马小平去世。同在深圳,同是高中语文教师,他和吴泓一样,也是一个在课堂上坚守理想的人。曾经一次家长会后,马小平被家长围住质问“为什么不教课本上的内容”、“高考考不好你负责”。据说回到办公室后,马小平委屈得泣不成声。
同样,高考也是吴泓常常被人问起,却又不得不正面回答的问题。吴泓和学生所做的事情,貌似与高考并没有多少关系,这也是他的教学看上去像一场“冒险”的重要原因。
尽管2001年以来历届学生的高考成绩不错,尽管著名语文教育理论家、语文教育史专家饶杰腾先生拉着吴泓的手亲切地说“如果我少年时遇到你这样一位老师,我的人生可能大不一样”,尽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苏立康教授,号召教师学习吴泓对理想的追求,学习他改革者的精神,但在高中语文教学领域,吴泓仍然是个异类。
很多年前,吴泓曾经设想过狠狠地解剖历年高考语文考卷,深挖一下到底有什么不好,把它们彻底曝光。现在,他判断自己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
吴泓不是没脾气。前两年深圳宝安区评选名师,在他前面发言的4个候选人却都是校长,他一看火了,豁出去了,到台上开门见山说自己是教书匠,没什么大不了的,爱评就评,不评算了。
但在高考这件事情上,十多年和学生一起的专题学习历程,让他变得平和。每到高三,除开会拿出一定比例的时间帮助主攻高考,他对高考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高考是学生重要的出口。改革做得再好,没有照顾到家庭的切身利益,改革也就没有办法进行下去。这是妥协,也是共容共存。”吴泓坦率地说。
经历过专题学习与高考,吴泓每一个离开高中的学生都对高考有太多想说的话,王昊然也是其中一个。王昊然的高考并不如意,但他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受老吴影响,我们知道应付考试不等于理解教育真正的意义。应试教育不是我们要的教育,这点我们做学生的心里最清楚。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现实,但将来可以影响下一代,影响身边的人,促进体制的变革。”
学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家庭、学校的影响,让吴泓收获了很多支持,也让他身上少了很多悲情色彩。
吴泓在新安中学一共经历了两任校长,前任陈运贵校长和现任高妙添校长都是老吴坚定的支持者。他们常常一边支持一边观察。
高妙添是个理科出身的特级教师,对教学规律了如指掌。他对吴泓说,抓应试,你用半年够了。后来又说,“像你这样三个月就可以”。当吴泓的班又一次因为没教相关内容,单元测验考了倒数第一时,惜字如金的他偶尔也会“点”一下吴泓。
“高校长看得很开,也看得很准。”吴泓想做点事情,只要有差错,他就愿意改。当然,他所谓的“错”,是偶尔顾此失彼,忙了专题学习,忽视了学生阶段性的考试成果。
走过10年,每天泡在网上为学生的学习做大量的工作,从白天忙到黑夜,吴泓得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靠钢板支撑才能维持坐姿。由于坐着不舒服,现在,电脑前的老吴由坐变成了站。就算站着,他也仍然沉浸在专题学习里,同时还不忘勤奋地“敲字”,总结着他的《专题百问》,他想把自己十余年教书的心得与“想做一点事情”的同行们分享。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