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之魂”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李国豪,著名桥梁学家。中国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大辞海》的副主编。

  1913年4月13日出生于广东梅州。

  1929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土木系。

  1936年毕业留校,任钢结构课助教。

  1938年赴德国留学,后获得双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参与上海都市计划制定。

  1948年任同济大学工学院院长。

  1949年任同济大学副校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1958年任南京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

  1977年任同济大学校长。

  1982年任同济大学名誉校长。

  2005年2月23日逝世。

  ■章仁彪

  值此纪念李校长百年冥诞之际,欲以拙笔描绘出“我心目中的教育大师李国豪”,乃依老校长所好之四言古风为范(“形”而已,未趁其韵),撷其抒怀文句以为“神”,揽其贡献之要以为“骨”,拟一阕“同济之魄”赋,以展其终身臻于“德智体美皆典范”、集“格物致知”与“修齐治平”于一体的大气象之传奇人生,弘扬其“为人要正派、做事要诚信”,“大难不死,矢志不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之精神。

  (一)

  “少年励志,唯学是求”,离乡背井,报考同济;先欲“悬壶”,继选工科,民生维艰,祈福营造?毕业优秀,就业“踏空”,求援母校,襄助德教;出类拔萃,获荐“洪堡”,踌躇满志,回乡省亲;国难突降,校园被毁,师生流浪,忧心如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暂缓出国,共赴“校难”;星夜兼程,续职金华,单车千里,跋涉赣州;颠沛流离,课桌难安,青灯黄卷,弦歌不绝。

  越明年,再接邀约,家国覆巢,安有完卵?“情”固难徙,“类任道兮”,但渡艰撑危,更待栋梁!于是乎,“不顾贫困,德国远游”,漂洋过海,负笈欧陆;“幸得良师,更遇善友;潜心斗室,乐以忘忧”;“二阶变位”,独创新论,“悬索桥李”,声名鹊起;“几何求证”,荣获“特许”,“平衡分枝”,再建奇功;青年翘楚,崭露头角,“李氏公式”,享誉学界;然“战火纷飞,安保奚有”,游子学成,思归不得;挨硝烟散弭,携妻抱女,借道法、越,“辗转回国”,却“叹何处兮能我留”!

  时年三十有三。“无亲无友,两袖清风,一文不名”,报国无门;“走投无路”,“毛遂自荐”,知遇赵局(祖康),暂栖工部;“牛刀小试”,声誉顿扬,纵论“美”桥,重续“桥”梦。逢机遇垂青,母校回迁,重执教鞭,得心应手;学术精湛,师道威严,功成业就,备受重用;但“民主堡垒”,反战抗暴,“民主教授”,忧国忧民,爱国教书两不误,喜迎新生庆解放。

  (二)

  然喜忧交加,颇多坎坷:院系调整,“伤筋动骨”,忍痛割袍从大局,暗留同侪备薪火;横遭诬陷,无辜被羁,水落石出还清白,任劳任怨亮高风;“不惑”之年,执掌教务,恪尽职守,才高行洁;荣膺院士获殊荣,风华正茂肩重任。但力学专家,不谙“(政治)角力”,整风“反右”,“运动”迭起,反复检查逾年整,涉险“过关”终无恙;然弟子遭殃,师心如焚,“护犊”情深,殚思极虑,甘冒凶险庇高足,精育英才成栋梁。

  虽历经风波,无怨无悔:杏坛耕耘,甘当人梯,“学术报国”,冲锋陷阵;黄金年岁,才华横溢,总理科教,意气风发;“天命”之年,荣当人代,京华理政,“四化”争先。然风云突变,命运多蹇,浩劫当头,磨难接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而不可辱,凛然正气卫师尊!但“大难不死,矢志不休”,苦熬“寒冬”,期待春归;身羁囚室,心系大桥,为解“振晃”忘困厄,研思不辍结硕果……

  临花甲之岁,淡泊明志:六十耳顺,心静致远,再潜斗室,“乐以忘忧”;任尔四周边大批判声浪不息,我自斗室中苦钻研收获良多。终难忘1976,“天翻地覆”,抗震救灾,重出茅庐,再组团队;解民水火,夜以继日,现场试验,克坚解难;理论实践,炉火纯青,结构专家,闻名遐迩;清除“四害”,举国欢腾,百废待兴,教育为本;摩拳擦掌重抖擞,收拾金瓯展身手。

  (三)

  卓尔不群:拨乱反正,重掌同济,大刀阔斧除旧弊;“科学春天”,“真理标准”,高瞻远瞩开新篇;“两个恢复”,石破天惊,继绝兴亡续筋骨;“两个转变”,空谷足音,雄心壮志薄云天;“破冰之旅”,筚路蓝缕,励精图治放眼量;“两个中心”,践履笃蹈,洪堡理念重躬行。科协主席,驰骋科(技)、工(程),远见卓识韬略宏;宝钢顾问,力挽狂澜,一言九鼎全局活。高山流水,激浊扬清,汪洋恣肆气如虹;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余音绕梁声韵长……

  难能可贵:古稀之年,再度出山,“结构大师”掌政协,团结各界齐聚力,落实政策,纵横捭阖,沟通各界连官民;科教专家闯政坛,运筹帷幄揽全局,巧夺天工,高招迭出,足智多谋建奇功;名誉校长,不骛虚声,学风师德勤嘉勉;百年树人,“德智体美”,国格人格率先范;现代大学,既“学”又“研”,“科、技、文、艺”皆中心;重大工程,“既顾且问”,“政、经、国、民”须周虑;真是:晚晴似火夕阳红,“从心所欲不逾矩”。

  再接再厉:八十老夫争朝夕,欲与先贤试比高,伏枥老骥再奋蹄,“青出于蓝胜于蓝”;为科教兴国更上层楼,奔走四方描蓝图:踏祖国大地勾画交通动脉,东西南北成通途;访江河湖海筑建桥梁港口,环球天涯若比邻;盼高教强国早日梦圆,高屋建瓴谋全局;为同济复兴抓机遇,运筹帷幄了夙愿;为高教改革谏诤言,强筋壮骨迎挑战。

  更为可喜:九秩寿星不倚老,“教育功臣”不居功,功德圆满获殊荣,呕心沥血划未来;为圆百年中华全面小康富民强国梦,再执如椽巨笔神州赤县绘宏图;心系深水大港“时不我待”超长东海桥,相约“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再相见。真可谓是:生命不息,壮心不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循先人之至嘱,“养浩然正气,法古今完人”;守自戒之警语,“临难勿苟免”,“富贵若浮云”,不愧为国之英豪兮校之魂魄,高山仰止兮景行行止……

  (作者系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北大附小二三事     下一篇:端午节与巨人的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