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跨越式发展的背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如今,走在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美丽的校园,和三年前相比,不仅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实验室、实训室、各种装备、实训基地与三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硬件真正“硬”了起来,软件也“硬”了起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学院凝练形成了“厚德强技 奋发有为”的校训,“校企联姻 实境训教”的办学理念和“立足二产、服务自治区新型工业化”的办学定位。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举校企合作之旗,走工学结合之路,凝示范院校之神,育地方经济之才”这一思路,实现了几次跨越,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上得到提升,具备了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跨越式发展背后的秘密是什么呢?

  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了体制和机制创新

  回首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历史,不由得赞叹其速度之快。

  作为2000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批批准成立的工业类高等职业院校,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新疆轻工业学校,直属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0年11月,学院被国家教育部门、国家财政部门确定为百所国家骨干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自从被确定为国家骨干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学院便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新机遇。”院长葛亮这样说道。这些年来,学院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发展之根本,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学院先后荣获了“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培养高技能人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自即日起,本报将对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的经验进行交流和分享。

  校企深度合作是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在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也是学院最大的特色。

  “牵手知名企业办学院,牵手行业协会做服务,牵手工业园区育人才,牵手科研院所求创新。”是学院提炼的特色四“牵手”。他们积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办学体制机制,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构建“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合作平台,促进高职教育与产业、院校与政府、专业与企业合作的良性互动。

  通过对疆内100多家大中型企业、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工业园区以及轻工、纺织、机电等行业的调研,学院了解到企业发展现状、人才需求及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等,“一个重点专业背靠企业群,提出牵手一家知名企业,建立一所合作学院”的目标,积极推行校企联姻工程,构建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开放办学平台,形成了多元办学新体制。学院与企业联合,分别成立了“新疆三一学院”、“新疆天润学院”、“新疆航天信息学院”、“新疆天富学院”、“新疆新能源学院”等11个企业冠名的合作学院。双方共同组成管理机构,由企业负责人担任合作学院院长,形成了深度融合的运行管理机制。

  学院与轻工、化工、机电、纺织等行业协会建立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专业建设+行业协会参与”人才培养模式。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了成立校企合作联络站和产学研基地的合作协议,形成了“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合作框架。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在天润乳业、新中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圣雄集团、新能源硅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在三一重工、特变电工、天富热电,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在新疆溢达、新疆金纺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教师挂职实践锻炼工作站”、“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基地”和“企业技术人员培训与技术服务基地”。通过与工业园区、大中型企业共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校政合作联络站”和“校政合作产学研基地”、“教师挂职实践锻炼工作站”、“厂中校”等载体,“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办学模式。合作企业为学院提供大量指导实习实践的兼职教师,为专业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机会,也已成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主要基地。

  学院重点专业均设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8个系共设委员会31个。作为专业与企业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制定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审议专业设置、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等。

  2010年10月,经自治区批准,自治区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所属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化学工业学校、新疆对外经济贸易学校深度融合,成立新的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二产职教园区校校教育集团核心层。三校融合,盘活现有国有教育资源,实现低成本扩张,解决各校原有的办学瓶颈。整合后,在校生近20000人,教职工800多人,专业近70个,覆盖理、工、经、管、法、文等六大学科,成为自治区极具优势和竞争力的高职院校。形成了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以高职层次为主体,中职、技工层次为补充的办学定位。进一步提升了二产职教园区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能力,逐步推行国家倡导的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之路。

  同时,学院与自治区其他中职院校合办专业,进行“直升专”实践,为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开辟了广阔途径。通过建立校校教育集团,搭建了不同类型学校间交流平台,形成了集团的松散层,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就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升学教育相互渗透,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系列精品课程:提升学院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课程质量如何,是决定办学质量的关键。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后,努力建设精品课程,实现巨大突破。如今,学院已经建成系列精品课程体系,极大地提升了学院办学核心竞争力。

  葛亮说,学院已建成12门国家和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1门院级精品课程,数量位居全疆高职院校前列。

  2010年,学院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食品加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现代纺织技术等4个专业被列为重点建设专业。4个重点建设专业建成7门省级精品课程。其中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葡萄酒酿造与检验》为国家精品课程。

  目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拥有4个国家重点专业和6个院级同步推进专业,形成了10个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产品导向”、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订单培养”、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仿真三轮”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全部学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全面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

  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制定并完善了《关于加强专业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意见》等管理制度,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纳入对系部的考核,并作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评聘的主要依据。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结合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优化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使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工作流程以及职业资格标准得以内化。围绕新疆绿色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等支柱产业,将职业素质融入各教学环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系统化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以食品加工、煤化工产品及任务为载体,建设以情境教学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同时形成相应的过程考核机制。

  为把与番茄酱加工、葡萄酒酿造、乳业生产等相关产业的专业做大做强,开发适销对路的课程,学院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分析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结构,再反过来对原有课程结构进行分析,最后根据企业对岗位的需求重构课程。在重构课程过程中,学院要求企业参与,征求并采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也请企业参与。《葡萄酒酿造与检验》课程就邀请了新天国际葡萄酒有限公司、新疆冠农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参与到教材编写过程中。企业的技术人员还给学生上课,担任兼职教师,学院按照1∶1的比例配备兼职教师。他们还担任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

  葛亮说,学院以合作学院为平台,构建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实行校企人员互聘制度,从各种途径积极聘用行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作为兼职实训教师,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还吸纳行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标准化文件,校企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共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基本保障。

  为鼓励创新,学院按系级、院级、省级、国家级“四级”精品课程建设思路,规范了课程开发流程。制定关于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制度,明确了经费支持和奖励细则。精品课程建设全部作为教科研立项,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给予2万元经费支持;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给予5万元配套经费支持;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给予10万元配套经费支持。学院将精品课程建设纳入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学团队等评选要求,并把年终考核与精品课程建设挂钩,从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促进课程建设。

  如今,政府部门把重要的培训工作放到学院,新疆仅有的纺织公共实训基地也建在学院,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品牌影响力等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毕业生综合素质高:连续多年就业率达到98%以上

  由于就业率高,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口碑越来越好,品牌也越来越响亮。连续多年,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成为学院最亮的一张名片,得到了学生、家长、企业、社会的认可,也让学校成为众多学生竞相追逐的名校。高就业率背后,无疑是毕业生综合素质高的体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