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要补教育“短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刘贵今:资深外交家,现任浙江师范大学中非国际商学院院长,中国亚非学会会长。曾任外交部非洲司司长,中国驻津巴布韦、南非特命全权大使,首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

  ■本报记者朱振岳 通讯员陈仁伟

  前不久,金砖国家首脑会议在南非召开。今年“两会”后,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就访问了非洲3个国家,全世界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非洲。美英法日等国相继加大对非投入和关注,非洲正成为大国新的竞技场。

  非洲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可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南非等金砖国家的教育给我们什么启示?中非教育交流合作还存在什么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首任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浙江师范大学中非国际商学院院长刘贵今。

  非洲:亟待重新发现的新大陆

  “非洲也许不是天堂,但绝对不是地狱。我从事了一辈子的对非工作,是一条‘黑道’走到底了”。

  “大家一谈起非洲,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贫困、落后、疾病、战乱、政变等负面现象。很多中国人对非洲的印象依然停留在从西方媒体上了解的‘落后贫瘠、饿殍遍地’上,这完全是误导。因此,如何普及非洲知识,了解一个更客观、更全面的非洲,显得极为紧迫。”刘贵今开门见山地说,“今天的非洲,正在崛起。十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把非洲称作‘没有希望的黑暗的大陆’,如今连他们都改口赞誉非洲为‘上升的明星’”。

  刘贵今认为,非洲人的贫困主要是源于长期殖民统治的后遗症,非洲人需要的是更多的教育机会,培养自力更生的精神,他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回顾30多年的非洲工作经历,刘贵今说他对这块神秘大陆的印象是“美丽、文明、富饶、变革”,而且时间愈久,印象愈深。非洲的自然之美,唯有亲临其境才能有所领略。肯尼亚就是一个很美丽、很有特色的非洲国家,它地处孕育了人类文明的东非大裂谷地区。彬彬有礼是多数非洲人的文明符号。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这个国家尽管政权更迭,战乱不断,但有一支骁勇善战、文明、守纪律的军队,让我们感受到了文明古国的风采。非洲是真正富饶的聚宝盆,至少有17种矿产储量居世界第一。南非是变革的非洲的缩影,现有11种官方语言和3个首都,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非洲也许不是天堂,但绝对不是地狱。我深深地热爱非洲。非洲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大陆,也是一个文明多彩的大陆,是一个既有深重灾难和重重困难又充满希望、活力和生机的大陆。在我们的外交上,非洲占有很重的分量。”刘贵今笑称:“我从事了一辈子的对非工作,是一条‘黑道’走到底了”。

  新型中非经贸关系助力中国梦

  “非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非关系需要经贸硬支撑,更要人文交流软助力。” 

  今年3月下旬,习近平主席对非洲三国——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布)的国事访问,是中共十八大和全国“两会”后,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刘贵今认为,这赋予了中非合作新的时代内涵。

  刘贵今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合作模式有很大变化,从“穷帮穷”,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官方援助为主,再到改革开放初的劳务承包和贸易投资。1983年,我国提出了中非互利合作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这标志着中国对非政策一个明显的调整。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非合作进入了快车道,这个时期强调互利共赢。双方从过去纯粹的官方对官方,逐步发展到现在的民间唱主角,特别是贸易和投资唱主角,2012年,中非贸易总额逼近2000亿美元。如今,中非关系已远远超出了经贸关系。在南非,刘贵今去过许多小城镇,发现没有一个城镇没有中国人、没有中餐馆。过去非洲旅游景点只有英文、日文解说词,现在却将中文解说词放在最前面。

  刘贵今认为,新中国对非政策是充满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并有延续性的,我们始终把非洲看作机会,而不是包袱。刘贵今把习近平主席非洲三国之行的看点概括为“友谊传承之旅、扩大合作之旅、谋划未来之旅”。正如习主席在演讲中阐述的那样——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

  “不远万里,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就踏上非洲热土,告诉世界一个明确而亲切的信号:中国虽然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中国政府将会一如既往地重视非洲和中非关系,把加强同包括非洲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我们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坚强基石。”刘贵今说,中非关系本来就是真诚相待、亲如兄弟的,有一种习主席在讲话中所说的天然的亲近感;非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非关系需要经贸硬支撑,更需要人文交流软助力。

  刘贵今说,在贸易上,中国已连续4年成为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非洲是中国第二大劳务承包市场。中国在非洲承揽了很多工程和劳务承包项目。非洲是中国第二大石油进口来源地,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要发展,要实现中国梦,原料和材料必须有一个稳定的供应地。“只有互利共赢,才能持续发展。中国与非洲是一种互有需要、互有需求的命运共同体,中国需要非洲,非洲也需要中国。”刘贵今说,“中国和非洲的合作,事关国家的经济安全。我们正在做并将继续努力去做的,就是将中国的利益和非洲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谋求共同发展和繁荣。”

  质量、公平、合作:南非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同为金砖国家,南非以及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发展教育的可取之处和面临的许多问题,可以给中国带来很多启示。

  习近平主席访问南非后,中南两国发表联合公报,确定2014年为中国“南非年”,2015年为南非“中国年”。届时,双方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公报还明确提出,双方将继续扩大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加强双方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共享。

  刘贵今说,同为金砖国家,南非、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发展教育的可取之处和面临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给中国带来很多启示。比如,巴西基础教育投入多,但效率低,私办学校比公办学校好;印度虽然基础教育毛入学率低于中国,但大学入学率却比中国高;俄罗斯高等教育一些学科很有实力,但教育领域的合作缺少良好机制等。

  从2001至2007年,刘贵今在南非担任过6年大使,他向记者重点介绍了南非教育

  刘贵今认为,南非教育最鲜明的特点是强调教育公平。南非曾是英国、荷兰的殖民地。正因这个“机缘”,开普敦大学、斯坦陵布什大学、金山大学和比勒陀利亚大学等如今在非洲乃至世界上实力排名都十分靠前的百年老校,从白人移民手上办了起来。因为这些高校的实力支撑,南非成为非洲大陆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一个国家。取消种族隔离制度后,为了克服历史不公,南非政府教育拨款占GDP 6%以上,占整个政府公共支出的20%,这部分拨款旨在确保在历史上遭受不公正待遇的黑人和有色人能公平入学。

  南非的大学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宽进严出,高考时如果没达到大学入学标准,进大学后,会给你一年时间补习,以达到入学标准,最终实行修满学分毕业的制度。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南非采取关停并转等办法,把全国40多所公立大学调整到了现在的23所;此外,南非还通过结对,采用优质大学之长带动落后大学之短的办法推动高校内涵发展;合作办学方面,南非虽然还没有完善的规定,但学业质量控制局非常认真地对待南非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的学业质量。因此,非洲排名前十的大学,有8所在南非。

  南非高校的人才培养也很“接地气”。比如斯坦陵布什大学就开展了“希望工程”活动,让学生在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成长。通过他们开展的净化自来水项目,医学院在校生就直接参与了贫民窟脱贫工作;为了从根源上预防南非某些区域的高犯罪率,该校持续有巨大的资金和师生人员投入,研究犯罪心理,成效显著。

  刘贵今认为,同为发展中国家,南非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给我们的启示,归结起来有3个方面:一是强调教育公平,使孩子不管家庭贫富,都能有入学和人生出彩的机会;二是保证教育质量,为此制订并严格监督执行一系列法规制度;三是重视国际合作,一方面借鉴世界优质大学之长,另一方面向非洲其他国家特别是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进行教育援助。

  刘贵今说,中南教育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大多数南非民众对中国并不了解,他们认为中国教育不如南非发达,他们只有20多所高校,与我们2000多所高校互认学历很吃亏,因此,两国在合作办学上困难重重。

  孔子学院应强化学术研究功能

  随着中非经贸的蓬勃发展,如果没有更多的人去研究非洲、传播中华文化,中非关系的升级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新型中非关系,不能一手硬,一手软,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在把经贸合作的‘硬’支撑继续做‘硬’的同时,也要在人文交流的‘软’助力上再多下功夫。”刘贵今说,“经贸上要坦诚面对存在的问题,并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上要搭建更多有效平台,通过交融交心,增进互信、理解和友谊。只有这样,中非老一代领导人共同点燃的中非友好火炬才能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2007年5月,刘贵今作为中国政府特别代表到达尔富尔地区现场考察。当时一个难民营的代表发言时说:“你说你们中国提供了6000万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援助,但我怎么没有看到一个中国志愿者到这里来?”这让他无言以对、羞愧难当。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已经有几千名美国和平队员扎根非洲,像有宗教献身精神的传教士一样,开展志愿服务,传播美国文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