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辈英才同筑梦 满园桃李竞芳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毕业生与学校党委书记邢善萍、校长温孚江合影留念

  在2013年4月教育部组织开展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实地调研过程中,山东农业大学从全国众多候选高校中脱颖而出,荣获“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这既是对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山东农业大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充分体现。

  山东农业大学坐落于五岳独尊的泰山脚下,是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高校。多年来,学校以服务“三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现已建设成为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理、工、管、经、文、法、医、艺术、教育学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等学校,是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山东省政府共建高校,是山东省确定的五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之一,是教育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

  学校坚持以学生就业成才为导向,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生命线,坚持做到领导重视与全员参与相结合,统筹兼顾与量化考核相结合,实事求是与改革创新相结合,指导服务与导向成才相结合,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位居山东高校前列,2011年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2007年、2012年两次被评为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完善就业工作顶层设计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质量工程、民生工程、一把手工程,确立了“三全”的就业工作指导思想,明确了“两高一确保”的就业工作目标。“三全”,即全年关注、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年关注: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列入年度党政工作要点,统一调度、统筹安排,把握就业工作的关键时期,突出重点、强化服务,做到就业工作时时在状态。全员参与:深化校院两级一把手工程,加强领导、齐抓共管,部门学院联动,教师学生互动,校友社会驱动,调动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就业工作人人有责任。全程指导:构建贯穿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将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思政教育、创新创业结合起来,融入大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做到就业工作事事用真心。“两高一确保”即,实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于上年水平,高于全省和全国同类高校水平,确保毕业生安全、有序、愉快、文明离校。全校上下强化就业服务、细化就业指导、深化就业创新,构建了以“十个一”为特色的就业工作体系,即一个指导思想、一个工作目标、一个保障体制、一个运行机制、一套工作制度、一套工作方法、一套工作内容、一个教育体系、一个创业平台、一支精干高效、实干奋进的工作队伍。

  夯实就业工作基础保障

  学校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提高队伍素质,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制度建设,为就业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组织建设到位。学校成立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2000年),各学院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设有分管副书记和专职就业辅导员,构建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组织机构。各学院充分发挥就业主体作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辅导员和业务教师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一起抓,切实抓好各项就业工作落实。各部门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做好管理服务工作,搭建平台,贴心服务,实现了就业工作“全员化”。

  人员素质到位。保证就业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学校现有专职就业工作人员19名,学院就业指导人员77名,其中67名具有硕士学位,9名具有博士学位,26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完善就业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制定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意见,做好就业工作先优评比工作。重视就业工作人员培训,3人获全球职业规划师资格证书、25人获国家级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30人获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成果获厅级以上奖励34次、校级奖励30次;25人次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38人次被评为厅级先进个人、160多人次被评为校级先进个人。

  经费投入到位。加大就业经费投入,设有就业工作专项经费,年度财政预算优先予以保障,重大活动和重大事项单项预算、专项投入,每年安排各类就业创业教育指导经费合计400多万元。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建立了集就业咨询、指导、服务、教育于一体的就业工作阵地,三个校区就业办公场所总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先进办公设备齐全,招聘活动场所充裕。

  制度保障到位。实施层级负责制度,建立健全了“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毕业生为主角”的就业工作运行体制。实施考核评估制度,“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既重签约率,又重贡献率;既重横向比较,又重纵向对比”。实施目标管理制度,要求各学院截至6月底毕业生派遣离校时,实现签约率达到70%、就业率达到90%的基本目标。实施就业实习导师制度,将指导实习学生的就业情况与教学工作量计算和职称聘任挂钩。实施排查摸底制度,定期排摸每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重点帮扶就业困难生。实施就业率公示制度和预警制度,对就业工作进行督促。

  突出就业工作服务重点

  学校强化指导服务,打造就业平台,拓宽出口渠道,突出抓好“八项”重点服务工作。

  教育引导就业。“重考研,不唯考研;重高端就业,不唯高端就业;重基层就业,不唯基层就业”,抓住“四个时期”,做好“十大教育”。“四个时期”即抓住大四第一学期毕业生在校的教育有效期,开展“就业宣传月”活动;抓住春节前后毕业生求职黄金期,开展“校园招聘月”活动;抓住公务员、选调生和基层就业项目招考的就业机遇期,开展青春在基层闪光“主题教育月”活动;抓住毕业生实习返校的签约关键期,开展“就业促进月”活动,实现了就业工作“全年化”。“十大教育”即重点做好毕业生理想信念、就业形势等10个方面的教育指导工作。2012年,全校共举办各类教育指导活动200多场次。

  课程规划就业。2003年起,学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和《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指导》课,并纳入教学计划。2011年,构建了贯穿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分年级、分专题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42个学时、2个学分),实现了就业工作“全程化”。2008年以来,学校编写《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学生创业实务与策略》等就业教育系列教材。《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教学体系》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突出贡献奖和山东省教研成果三等奖;《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构建》和《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以来,共完成540个教学班、3200余个学时工作量、10.2万人次的教学工作任务。

  质量提升就业。强化教育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实践特色,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开设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目前双专业在读学生人数达到4200人;实施大学生学业规划工程,举办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各级各类社团活动等,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全校社团达220个,会员10000余人,2012年开展活动600余项,25个学生社团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优秀社团荣誉称号。

  典型引领就业。做好政策导向和气氛激发引领,深入宣传国家促进就业的政策,营造毕业生勇于到基层建功立业的舆论氛围。做好专家教授和典型事迹引领,举办名师论坛、院长论坛、校友论坛、大学生就业论坛等活动,开展“杰出校友”、“大学生创业标兵”、“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帮扶援助就业。坚持“一线工作法”,一对一、一盯一、一帮一,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做好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服务,关注毕业生心理动态,做好心理咨询引导。开展法律法规教育、就业安全教育、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坚持常态化安全检查和学工人员夜间值班制度(2012年累计值班1200余人次),确保毕业生顺利融入社会。

  基地拓展就业。各学院按照不低于每50名毕业生1个基地的标准建立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整合教学实习、科研、创业见习等基地资源,做到教学、科研、实习、创业、就业统筹兼顾、相互促进。目前,已建立基地295家,近三年来通过签订正式就业协议的形式接收毕业生2000多名,通过灵活就业方式接收毕业生近2000名。

  市场拉动就业。积极拓展省内外就业市场。“学院+部门”定点联系地市,加大就业工作宣传力度;加强与省外就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的联系,拓展省外就业基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定期召开校友联谊会,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与泰安市人社局联合成立“人才工作站”,与上海、天津、深圳等地人才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先后帮助3000多名毕业生落实了就业单位。以校园招聘为主体,每年举办专业类就业市场、省农林水类就业市场、周末校园招聘会等校园招聘活动300多场次。

  信息促进就业。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了便捷、有效、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通过校信通、移动飞信、电子大屏、校园广播、宣传栏及时发布需求信息,网上网下相结合,畅通供需信息渠道。2008年提供岗位2.5万个、供需比1∶3.8;2009年提供岗位2.3万个、供需比1∶3.5;2010年,提供岗位5.1万个、供需比1∶8;2011年,提供岗位近7万个、供需比1∶9;2012年,为毕业生提供需求岗位近5.7万个、供需比达到1∶8,确保了每位毕业生都有一个良好的就业选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中非合作要补教育“短板”     下一篇:报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