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起去山大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  

  国家教育部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代表性大学

  一校三地(济南、青岛、威海)的大学系统 依山傍海、山海各色、海岸线绵长的美丽校园

  山大概况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教育部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之最。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首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百余年间,山东大学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踔厉奋发,薪火相传,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大学规模宏大,实力雄厚。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青岛、威海)8个校园(济南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兴隆山校区及青岛校区、威海校区)的办学格局。拥有在职教职工10200人。各类全日制学生达6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3000人,研究生15000人,留学生1600余人。学校会聚了一批杰出人才,共有教授1046人,博士生导师721人。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eter Grünberg教授加盟山东大学,受聘为特聘教授;山东大学研究生导师莫言教授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同时,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9人,双聘院士34人,山东大学终身教授12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10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18人,“青年千人计划”6人;国家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6人;教育部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3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9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33位、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20位、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4位,国家教学名师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6个,4个创新团队入选国家“优秀创新群体”。

  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3大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硕士点28个,本科专业1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个,形成了结构完整、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素以基础研究与文史研究见长,近十年来,医学、工科和新技术学科发展迅猛。现已有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数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的行列,该数量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

  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山东大学提出了在建校120周年时,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在新的历史起点,山东大学将抓住机遇,坚持走内涵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道路,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战略,大力推进国际化,全面实施学术振兴行动计划,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的办学目标而不懈努力!

  名师荟萃

  诺贝尔奖获得者

  Peter Grünberg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终身教授

  王文兴 环境科学专家   王克明 材料物理专家

  方家熊 光传感技术专家   艾 兴 切削加工与刀具材料专家

  刘大钧 易学研究专家   张 运 心血管病学专家

  庞 朴 中国哲学史专家   赵明义 社会主义学科专家

  袁世硕 古代文学专家   钱逸泰 无机化学专家

  彭实戈 金融数学与概率论专家 曾繁仁 美学专家

  路 遥  中国近代史学专家

  国家教学名师

  刘桂真 数学学院    高英茂 医学院

  于良春 经济学院    刘桂真 数学学院

  王育济 历史文化学院   于修平 医学院

  张瑞林 体育学院    孙康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向艺 管理学院

  学科特色

  一、学科齐全,特色鲜明

  山东大学学科齐全,特色鲜明,涵盖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8个二级学科;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60个。

  二、百年山大,文史见长

  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1901年山东大学成立之初,即设有文学科目。

  20世纪30年代,杨振声、闻一多、舒舍予、梁实秋、沈从文、游国恩等一批大师、学者和著名作家云集本校,为山东大学的校史增添了光彩;新中国之初,著名学者王统照、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吕荧等先后执教本校,进一步奠定了山大以文史见长的传统。另外还有上世纪50年代历史系的杨向奎、赵俪生等8位知名学者同时执教山大,史称“八马同槽”。

  三、理工医强势,实至名归

  山东大学现在有10个学科进入到ESI世界排名的前1%行列,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新发展的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

  人才培养

  山东大学作为“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流大学,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学校本着“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坚持以“本”为本的培养理念,积极更新办学理念,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鼓励开展跨学科、跨学校、跨国境学习,倡导拥有本校学习经历、第二校园学习经历、海外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探索形成了独有特色的“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是我国高校办学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学校已与耶鲁、芝加哥、多伦多等世界百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设立专项留学基金,可为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提供出国交流机会。

  学校还积极参与“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工程,是少数几个参加全部改革试点的高校之一,为学校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成才提供最优异的条件和机遇。

  一个目标:以本为本,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

  两个体系:知识教育体系和人格培育体系

  三个相跨:跨学科、跨学校、跨国境

  四种经历:本校学习经历、第二校园学习经历、海外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闻一多班:中国语言文学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潘承洞班:数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王淦昌班:物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邓从豪班:化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童第周班: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曾呈奎班: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校级特色试验班

  尼山学堂:古典人才培养基地

  彭实戈班:数学与金融交叉、国际化、研究型

  华罗庚班: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与山东大学联合培养

  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与山东大学联合培养

  齐鲁医学班:八年一贯、夯实基础、本研博融通

  法学试验班:注重实践、本研融通

  材料科学与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理工结合、强化基础、本研融通

  生物医学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多学科交叉、打好基础、强化能力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校级人才培养基地:理工结合、国际化、应用型

  蒋民华班:晶体材料校级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创新人才培养试点计划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