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就业为何“更受伤”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日前,南京举办2013年高校学生就业和实习公益交流大会,求职者在招聘会现场查看用人单位信息。 新华社发(李文宝摄) 付业兴 绘

  ■本报记者 张春铭

  6月14日早上九点多,王清江坐上了从青岛开往德州的火车,他要赶在15日到德州参加教师招聘考试。最快的动车只要3个小时,王清江还是选择了这辆耗时7个多小时的空调快速车,因为票价要便宜一半。这天的车厢特别挤,还有不少人站在过道里。王清江邻座4个人,有3个都是去德州考试的。车厢里有很多同样年轻的学生面孔,“也许都是去德州考试的吧。”王清江说,他暗暗鼓励自己“继续奋斗”。

  基础专业,对口空间很有限

  文科类专业普遍开设成本相对较低,由于布点过多,增量过快,造成了文科毕业生的数量猛增。文科生毕业人数与现有社会就业岗位之间存在一定缺口,无形中加大了文科生就业压力。

  王清江,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今年毕业。据此前教育部公布的信息,今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王清江便是其中一员。

  从3月开始,算上这次的德州之行,王清江已8次奔波于参加招聘考试。山东龙口、济南、烟台、潍坊、高密、青岛、淄博、德州……除了其中一次是考选调生,其他都是应聘教师。王清江的目标很坚定,因为教师一直是他很想从事的事业。学了多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他还是希望能学以致用。

  日前,麦可思研究院发布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这是就业蓝皮书第五年度发布。报告对2013届毕业生流向的调查显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届同期13个百分点。目前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与上届相比明显下滑。

  这种下滑,王清江感受到了。上一届师兄师姐在毕业前都签约了,中学教师、公务员或者高校辅导员。而现在,他所在的班级,7名硕士研究生,目前还只有两名男生签约。眼看着7月毕业在即,王清江不由得有些焦虑。“前几天被打击得不行,实在焦虑。”王清江说,“这几天缓过来了,继续奋斗!”

  麦可思2013就业蓝皮书的亮点之一是公布了2013年就业“红绿牌”专业名单。2013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等。这些专业连续3年(2011~2013)都是就业红牌专业。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而且就业不好的专业具有持续性。

  王清江的专业方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这个专业,比较对口的选择是去中学做政治教师。王清江的就业目标也是如此。他用“职业规划”来强调自己对专业对口的要求。王清江的就业直奔专业而去。

  王清江从去年就开始关注招聘,他发现,今年招聘政治教师的岗位比去年少了,而毕业生的数量却没有减少。于是他不得不面对相当激烈的竞争。“青岛的岗位,招12人报名180人,淄博的岗位,招1人报了将近40人。”王清江说。

  “对于文科的一些文史哲专业的学生来说,很多学生倾向于去中学当老师,这样专业比较对口。”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智勇说,“但是会遇到一些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与之竞争。后者相对来说,更具专业优势。”

  王智勇认为,一些基础学科的文科专业的学生,人文修养比较高,但在实际找工作中,却很难体现。不少企业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不倾向于招聘缺乏社会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于是不少文科学生在就业中放弃了原有专业。

  早在2010年,复旦大学发布的《2010复旦就业行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显示,依据近几年各院系毕业生就业实际流向的统计分析数据,文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专业相关性越来越低,尤其在人文类基础学科如文史哲等专业上,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对口职业的学生甚至不到一半。

  该《报告》中的各个院系也纷纷写道:“对于希望从事非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要在大学学习期间提早做好其他专业知识的储备”,“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外语水平的提高,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充分利用复旦大学丰富的资源,研修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鼓励学生选修第二专业,并关注相关领域的实习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力度加大,经济增长点拉动主要集中在高科技、机械加工制造等产业,理工科特别是工科人才的需求量比文科大一些。文科专业有些是为社会长期和谐发展服务,属于基础学科,这样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少。”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周石教授说。

  如果今年不能去中学做教师,王清江打算先去培训机构做教师。他也很困惑,中国海洋大学也是“211工程”高校,他也愿意去基层学校,但为什么找工作还是这么难?难道一定要放弃专业对口吗?

  周石认为,文科类专业普遍开设成本相对较低,由于布点过多,增量过快,造成了文科毕业生的数量猛增。文科生毕业人数与现有社会就业岗位之间存在一定缺口,无形中加大了文科生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文科生的可替代性强,理工生可以通过在校期间辅修第二学位等方式掌握文科相关知识,而文科生很难学习理工科的课程,并达到相当的水平。一个没有受到管理学教育的理科学生,做起管理来,不一定比学习管理的学生差。所以在招聘文科学生的时候,招聘单位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发展性,如果文科学生不具备这些素质,就很难找到理想工作。

  “我们在总体上说文科学生就业更为困难的同时,对文科大学生就业难,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看到以下的现象:在就业中,‘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文科毕业生找工作优于普通大学的文科毕业生;综合性大学的文科毕业生找工作优于理工大学文科毕业生;财经类文科学生优于文史类文科学生;文科男生找工作优于文科女生。除了以上现象外,我们还要看到:名牌大学的文科生并不存在就业特别难的现象,他们的就业层次和起薪优于其他大学的学生,优秀的文科女生优于理工科男生。”周石说。

  文科女生,坚持对口就会成为“剩女”?

  文科毕业大学生与女性毕业大学生均是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处于二者的交集——文科毕业女大学生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杨蕾(化名)回国前,显然没有估计过国内的就业形势。在北师大读博期间,她有两年时间作为交换生,到意大利学习。学业成绩出色,也有国外学习经历,杨蕾对自己的就业充满信心。

  “就业确实比想象中的难。”杨蕾说。她在网上投了很多简历,都没有回音。有时候去面试,发现一个岗位,应聘者中居然有十几个博士。这让她不得不改正自己原有的观念:不是读了博士,找工作就高枕无忧了。

  杨蕾觉得就业难,难的是付出和收获的比例:“我们写博士论文非常辛苦,付出也更多。但是到头来还是要和硕士生、本科生应聘同样的岗位。”

  杨蕾学的是法学专业,十几年前的热门专业,到现在已是到哪儿应聘都是“一堆一堆的法学毕业生”。“扩招后,法学专业的学生更多了。以前,本科不是学法律的学生可以考法律硕士研究生(非法本法硕),而本科学法律的学生只能考法学硕士研究生。现在都能考法律硕士研究生了。”杨蕾说。

  “所有的学校都开办相同的专业,不少专业在全国有上百所大学在同时招生,个别文科专业,全国有600所大学在招生,学生失业达30%,造成了人才的浪费。有的学校根本不具备招生的条件,没有老师,没有设备,也上文科的新专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业务素质差,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各学校盲目上文科,造成文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周石说。

  杨蕾说,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法学专业只要有老师就能开,不像一些理工科,还需要仪器设备,课程开起来简单,所以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这也造成了我们专业就业困难。”杨蕾说。

  “有的学校担心老师没有学生带,完不成教学计划,明知社会不需要,还在盲目扩招。有的专业是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的,这种专业可以适当多招一些,但就是这样的专业也不能一哄而上,要按照学校教学情况和环境情况进行招生。”周石说。

  周石做过一项统计,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理工农医本科毕业生393442人,文史哲、法学和教育类本科生144807人。而到2010年,前者总数是2002年的3.28倍,后者总数是2002年的5.19倍。

  据麦可思的中国2010—2012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2010-2012届主要本科学科门类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中,与管理学、工学等专业相比,法学专业都是垫底的专业。法学也是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红牌专业。

  杨蕾没有想过放弃专业改行。从本科到博士,学了近十年的专业,丢掉太可惜。如果不放弃,除了和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竞争,杨蕾还得面对“女性”的性别难题。

  “有一次招聘,面试完之后,大家交流,那么多考生,就问了我一人,有没有结婚生孩子。”未婚的杨蕾提及这个问题,有些无奈。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出的《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坚决反对就业歧视,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要做到“三个严禁”: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