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3教育督导与评价研讨会发言摘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强化教师发展的督政成效

国家督学、上海市教委副巡视员 杨国顺

  上海在强化教师发展的督政成效上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确保对郊区教师招聘、引进、培训和晋升优先的落实。近3年来,郊区公建配套扩建学校近300多所,市和区县人事部门,从编制配备上满足了教师招聘和引进的需求;在规范见习教师培训上,近年来共培训了郊区5万多名教师,基本实现了郊区新师资培训的全覆盖。

  二是确保市区优质师资的柔性流动向农村学校倾斜。鼓励特级教师、双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和优秀教师,从中心城区学校向郊区学校、从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近年来,全市已有15%的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参与了柔性流动。

  三是确保城乡学校教师“先一步、高一层”的学历达标。上海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督政指标规定,市区和农村小学和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分别达到50%和90%以上。这对区县政府依法履职,整体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发挥了制度性保障的导向。

  四是确保纳入民办管理的农民工学校教师资格和学历达标。上海市在督政指标中规定,农民工学校的专任教师全部具有教师资格,学历符合市教委的达标要求。经过此次督政,全市农民工学校的专任教师全部符合规定,各区县政府采取“捆绑结对”的形式,大大提升了农民工学校的教育质量。

让教师成为自己的CEO

国家督学、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 李希贵

  近年来,北京十一学校经过探索,从高远定位、多元鞭策、任务驱动、搭建平台、互帮互助、评价引导、定期诊断等方面,促进教师不断成长提升,让他们成为自己的CEO。

  一是定位高远,发现教师真正的职业价值。通过教学班的科任教师、导师、教育顾问、咨询师、学生成长服务中心、督察员等实现全员育人。通过优秀校友风采展示,让教师拥有未来。通过实施课程成长年,开发校本教材等,让教师拥有专业尊严。将管理岗位授权给教师,让他们拥有学校。

  二是多元鞭策,将激励的任务“外包”。一方面,通过举办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成长论坛,在高端的媒体上展示教师的风采等,以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肯定;另一方面,通过跨年级的经验介绍和请来访者谈感想等渠道,让教师汲取他人好的做法,改进自身工作。

  三是任务驱动,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一方面,成立高端研究室和工作坊,既让优秀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提升,也带动一大批青年教师的成长;另一方面,实施项目研究,让教师在解决工作中的“痛”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我们还通过搭建名师大讲堂、教学大论坛等平台,让教师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快速成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夯实教师专业发展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 朱旭东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包括教师精神、教师知识、教师能力。

  首先,教师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基础。教师精神主要包括教师认同、教师美德、教师使命三个层次。比如,选择“师范专业”学习,学习后选择“教师专业”工作,这是教师精神中的“专业认同”;再比如,只有专业认同,教师专业工作才会有幸福感,也才会在从事专业工作中给学生足够的心理安全,这便是教师精神中的“专业关怀”。

  其次,教师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基础。教师知识通常理解为教师通识知识、学科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在所有的教师知识中,学科知识对于教师专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学科知识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关键基础,专业知识是“教会学生学习”的不可缺少的依据。

  最后,教师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基础。教师专业的能力基础包括学科能力和专业能力,学科能力是教师基于学科知识的逻辑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专业能力是教师基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知识逻辑解决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和服务的能力。在学科能力中,教师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掌握运用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能力基础;在专业能力中,以学定教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能力基础。

建构“U-G-S”教师教育模式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李广

  东北师范大学从2007年开始提出并实施了“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合作(简称“U-G-S”)的教师教育新模式。5年来,“U-G-S”教师教育模式的运行,为破解长期困扰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难题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

  2007年12月,我校与辽宁省教育厅、吉林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教育厅分别签署协议,共建“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实验区建设是“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实践承载。实验区先后开展了师范生教育实践、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课题合作研究、教育信息资源平台建设等工作。

  目前,我校“实验区”规模稳定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22个县市教育局范围内的110所中学,可以同时容纳1500名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工作。实验区建设经历了被动参与、互助共赢、共同责任和协同创新四个阶段。“实验区”建设为“U-G-S”教师教育模式的实施搭建了坚实的实践平台。

  “U-G-S”教师教育模式突破了师范大学教育空间的限制,将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延伸至“实验区”中小学校,“实验区”有多大,师范大学的校园就有多大。这种延伸使“实验区”中小学教师也有更多机会享受师范大学的优质教师教育资源。

实施问题导向专业化教师培训

北京教育学院院长 李方

  推动以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的专业化培训是当务之急,可从四个方面来推动:

  一是需求分析,这是提高培训针对性的关键。需求分析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客观需求分析,即政策与岗位需求的分析;二是主观需求调研,即针对特定培训对象,通过问卷或访谈等方式,详细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提高的内容。

  二是主题生成。主题可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设计,即由培训者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针对中小学的具体实践提出培训主题,并将主题转化为教师在培训期间重点学习和解决的问题;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生成,即通过需求调研,从教师的困惑与问题中提取出培训的主题,并依据主题设置课程。

  三是模式创新。模式的创新不是一个培训项目能够完成的,而应该是地方教师培训的一个总体格局的变化。北京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培训模式的创新,如“绿色耕耘”农村教师培训、“农村教师城镇研修工作站”等。

  四是转化提升。关注教师在培训中所学内容的转化提升,应该是多年来培训观念的重大变革。当前,要进一步探索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探索如何将培训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直接对接,实现教师将所学内容有效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与实践智慧。

构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

青岛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张坤杰

  政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近年来,青岛市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对政府督导的重要内容,适时开展面向区市政府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落实教师队伍建设责任。

  一是落实以县为主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在教育工作综合督导中,青岛市连续多年将教师管理和工资发放以县为主作为督导评估的重点,在综合评估中占30%的权重。通过教育督导,落实了以县为主的教师队伍管理体制,从制度层面对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是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对区市政府年度工作考核,与区市政府党政主要领导工作业绩挂钩。连续多年将教师工资、教师配备、教师培训经费等,列入对区市年度工作考核体系,引起了区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关键问题的解决。

  三是将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纳入对部门的考核,推动相关部门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今年,青岛市成立了教育督导委员会,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对市政府有关部门开展落实教育职责的考评。

  四是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难点问题作为对区市政府教育督导的主要内容。连续多年将教师均衡配备情况、教师交流制度、培训和评优等作为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推动政府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的责任。

加强督导评价 促进师资建设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尹丽君

  北京市海淀区始终把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督导评价,作为整个督评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督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尊重教育督导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客观性,求真务实,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督导评价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制定实施细则,明确评价要点。根据市《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区《评价指标说明》,明确了每个三级指标的评价要点、等级标准、信息收集方法,从而大大增强了督导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

  第二,分工协作、专人负责,力求督导评价公平、公正。挑选两名督学专门负责对“教师队伍建设”评价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做到用一把尺子评价,一碗水端平。这两名督学对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有深入了解和研究,从而大大增强了督导评价的专业性。

  第三,通过走进课堂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分析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第四,集中到校进行督导考察,通过听取校长汇报、查阅相关档案、个别访谈等方式,广泛收集信息,初步汇总分析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专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