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的价值追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光辉

  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是我国教育的重大课题,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城市化取向、“农”字特点褪色、乡土教育淡化、出现对城乡生活都不完全适应的“边缘人”等价值困境,需要我们对农村教育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对农村教育的价值进行再追问。

  农村教育应该姓“农”?

  农村教育是否姓“农”?按照通常的理解,人们可能不假思索地说:“农村教育应该姓‘农’。”但如果再问一句:“农村教育为什么姓‘农’?”回答可能就要慎重许多。农村教育应该姓“农”的现实依据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农村面积和农村人口占多数,位于农村的教育自然应该姓“农”。隐性依据则是社会的现实形态,农村和城市二元分割,如果农村教育不姓“农”,农村建设的劳动力从哪里来,农业对社会的稳定作用如何保证。然而现实中,农村教育和城市学校一样,升学目标已成为学习目的的第一选择,甚至是唯一选择。

  学农是农村教育的规定动作?

  如果说农村教育有一个特质的话,那么就是农村学校位于农村,教育的对象是农民子女,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成员会成为新农村的建设者。中央电视台根据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推出的《国情备忘录》中对中国农村的现实有一段精彩的描述:“当华西村的村民们住在洋房里、分享着年产值300亿元的喜悦时,云南蒿店村的村民只能几代人挤在阴暗的土房里,盘算着每年600元的收入怎么花;当河南西平县粮棉基地的20台联合收割机3天收完3000亩小麦时,相隔不到50里的某村里,农民还在用传承千年的传统农具,为了8亩地里的麦子,全家人要弯腰驼背忙上半个月。”这几幅中国农村经济和生产的现实图景,告诉我们两个反差巨大的农村,哪一幅代表真实的农村?

  应该说,这些农村画面都是真实的。但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加大,美好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呈现落后生产状态和发展状态的农村比例必将进一步减小。农业将不再是传统的农业,农民也不再是传统的农民,对农村劳动力的要求也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而是不单纯依靠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方式,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不仅会生产而且有商业头脑的新型农民。因此,仅靠农村的基础教育就能够承担起培养现代农业人才的想法未必现实。

  价值迷失缘自“农”字褪色?

  农村教育初中生流失严重、学生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对农村和家乡缺少基本的感性认识、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同质化等农村教育价值的现实困境,并非完全因为农村学校“农”字褪色了、“农”味变淡了,而是农村教育同城市教育一样陷入了应试教育为主,一味追求高、中考升学率的怪圈。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存在,农村与城市的差异巨大,农村学生希望通过刻苦学习跃出“农门”、改变命运的愿望比城市的学生更加迫切。曾到一所农村初中检查,在初三毕业班看到全班60多名学生挤在一间不标准的教室里,学生的脑袋埋在各种学科辅导材料中间。长期处在这样的学习重压下,学生怎么能不厌学呢?学生的综合素质怎么能得到全面发展呢?可以说现在农村教育所表现出的问题,根子是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厌弃,对学校组织“牢笼”的逃离。

  再造农村教育价值路在何方?

  农村教育的价值再造,要强调农村学校的“农”味,但根本的出路在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意志的体现,全面而非有选择的落实国家课程、保证课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学校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按照学科教学需要配备教师、配备教育教学仪器设备和设施,是地方政府必须履行的教育职责。

  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的要求是努力打造温馨校园,通过建立民主、合作、共享、激励和关爱的学校文化,增强校园的魅力,使校园成为学生喜欢的地方、快乐的地方、留恋的地方。

  实施素质教育要为学生的适性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农村教育的劣势在于位居农村,农村教育的优势也在于位居农村。广袤的原野、丰富的地貌、四季的物候、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和乡土民俗等,都为学生亲近自然、了解家乡、热爱生活提供了鲜活、贴近的教育资源。而这些正是目前学校教育所急缺的,也是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成效的便利条件之所在。农村教育的价值不是建立在固守对农村、对教育的传统理解基础上,而要站在时代的潮头,通过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实现农村学校教育的价值再造。(作者系安徽省蚌埠市教育局总督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