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校内自我评估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吉林农业大学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校内自我评估工作。历时三年的本科专业评估,深入体现了国家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坚持“学校主体、常态监测、分类指导”的总体设计思路,在建立自我提高和改进质量的机制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奋飞的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创建于1948年,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政府部门与农业部门合作共建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院校,2011年被教育部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学校坐落在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毗邻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校园占地面积320公顷,风光别致,享有“花园式学校”之美誉,是治学育人佳园。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过65年的奋斗与发展,现成为以涉农优势学科为骨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大学。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085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39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国家学科评议组成员等高层次人才。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
学校设有15个学院,1个研究生学院。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7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8个本科专业,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学校现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32个。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办学理念,弘扬“明德崇智 厚朴笃行”的校训精神,大力推进内涵式发展,深化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走出了一条“把论文写在吉林大地上”的科教服务之路。
“十一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2282项,取得科研成果1195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288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
学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先后与美国、日本、意大利、乌克兰、加拿大、英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40多所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2012年,学校与意大利卡麦利诺大学合作举办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正式获得教育部门批准,2013年,学校获批为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标志着吉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学校荣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教育部门“十五”和“十一五”高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等荣誉称号。2001年和2007年,两次接受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均获得“优秀”成绩。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科学发展,为实现以农为优势和特色,面向区域及地方经济建设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全国先进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的历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形势,深入贯彻落实“高教质量30条”要求,继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引导各专业从实际出发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吉林农业大学在2011年启动了本科专业评估工作,对学校所有专业逐一进行了“体检”式评估。通过评估,学校进一步明确了专业现状,找准了存在的问题,明晰了未来发展方向,步入了特色发展之路。
科学筹划,精心组织,确保自我评估不流于形式
“国评”是对一所学校办学进行的全方位检验和评价,2001年和2007年在教育部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成绩均为“优秀”,但对所有专业逐一进行评估吉林农业大学尚属首次。
在评估安排上,采取了“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评估指标体系。试点工作自2011年下半年正式启动。首先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了11个试点专业,分别代表了学校不同的学科门类以及专业建设的不同水平。通过试点专业先行评估,摸索方法,改进不足,在深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12年下半年推广到其他专业,从而保证了评估的总体质量。
在评估方式上,采取“专业自评”和“专家现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先后聘请了包括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32所高校的85位校外专家,启用校内专家30位。校内外评估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学校各专业如何形成优势与特色,如何与吉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接轨,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培养过程个性化,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这是本次专业评估的一个重要收获。
在评估环节上,采取“一般环节”与“重点环节”相结合的方式,除了听取专业负责人汇报、查阅教学资料等常规评估环节以外,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专业特色的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通过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考察实验室等,触及人才培养中的“软肋”,“会诊”专业培养方案的不足,“鉴定”教学中的问题。
在指标体系上,采取“广泛调研”与“结合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专业评估启动前,教务处作为评估工作的牵头单位进行了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对学校专业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汲取各种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并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咨询、网络资源等多种方式,了解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专业评估的过程,把握国内高校专业评估的趋势和动态。
通过大量工作,明确了制定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总体思路,即一是要注重专业内涵发展,突显专业优势与特色,既要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也要经过专业自身努力可以达到或有效推进。二是要“软硬兼施”,重心要落在“软件”指标的提升上,同时兼顾专业基本条件等方面的“硬件”指标。三是要强调学校自评机制和体系的建立,不照搬或套用原有的专业评估观测点。按照这一思想,几经论证修改,制定出包含专业定位、专业基本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和67个主要观测点的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经过评估实践证明,该指标体系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强调以常态教学数据为主,评价的重点放在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水平与特色、课程设置、师资规划等与内涵提升密切相关的方面,并把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的内容融入到了指标体系当中,力求专业建设规范化的同时,凸显专业优势和特色。
广泛动员,统一思想,提高专业评估认识
为了极大限度地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完成,避免教师为此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避免教师不理解自我评估工作,有抵触情绪,认为劳民伤财,折腾教师,搞形式主义,学校制定了自我评估方针、原则和实施方案,彻底解决了认识不清楚、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并通过主题宣讲活动达到“人人认识评估、人人了解评估、人人参与评估”的良好氛围。
坚持“裸评”方针。即把专业各项数据、教学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不加修饰的梳理,呈现给评估专家,让专业“自亮家丑”、“自找软肋”。
坚持“四个”原则。即坚持导向性原则,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注重发现和查找问题,引导各专业科学发展;坚持统筹性原则,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主线,结合本科专业的办学条件、教学与管理过程、教学效果的考察,全面考察专业建设总体情况;坚持科学可行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考察本科专业建设情况的基础上,重点评估影响本科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坚持激励性原则,保证评估工作客观、公正,激励和促进被评专业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学校党委成立了以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研究生学院和工会相关人员组成的宣讲团,并做了主题为《“神农大讲堂”系列活动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形势》的专题报告,编印派发了1500本10万余字的《本科教育工作学习材料》。宣讲团深入到全校各个学院,历时半年作了11场主题报告,全校千余名教师听取了报告。宣讲团以高质量的宣讲内容、生动的讲解、鲜活的事例,向广大教师全面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问题,深刻剖析了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政策,系统阐述了未来本科教育工作的任务和重点,聆听解答了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建议和问题。通过宣讲活动,转变了评估理念,由“要我评估”转变为“我要评估”。广大教师明白了“为什么”和“怎么做好”自我评估工作,为评估工作取得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注重实效,评建结合,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通过专业评估,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的方向,优化了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重新修订完善了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创新了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巩固了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