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小县坚持教育大投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蒋夫尔

  说到“楼兰美女”,很多人都知道。新疆尉犁县正是3800年前“楼兰美女”的沉睡之地。尉犁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毗邻塔克拉玛干沙漠,静静的塔里木河流过这里。

  虽然地域辽阔,但尉犁县的财政收入却只能算是个“小”县。2011年,全县财政收入仅2.2亿元。再早几年,该县年财政收入更是只有几千万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财政“小”县,却实现了教育“大”投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投入近3亿元资金发展教育。如此重视教育,在尉犁县当地群众中传为佳话。

  “5年的投入,比过去20年都要多”

  “这5年的投入,比过去20年的投入都要多。”走在位于尉犁县墩阔坦乡第五小学美丽的校园,学校党支部书记单宏彬扳着指头给记者算账:“2008年,县财政投入260万元新建教学楼;2010年,投入120万元新建幼儿园,投入50万元新建学生食堂。”

  “5年前,如果你来我们五小,看到的只是破破烂烂的砖木结构的校舍。如今校舍全都是混凝土现浇而成,结实、安全,按7度设防设计施工的抗震房。”单宏彬说,“虽然只有279名小学生,但学校的各种功能室配备一应俱全,82台电脑,两个计算机教室,城里学校的配备也不过如此。”

  “这几年,我们把教育放在民生第一位来抓,教育优先发展。从2006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加大投入,每年保证教育财政投入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尉犁县县委书记马文郁告诉记者。

  2006年,尉犁县财政收入只有区区几千万元,但对教育的投入,却达到近一半。到2012年,尉犁县财政收入也仅有2.98亿元。但5年来,县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却达到2.3亿元,近3年该县财政对教育拨款比上年分别增长16.46%、17.91%和30.7%。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教育的基本建设、学校建设、教学楼等基础设施。所有乡镇,最好的基础设施、最好的楼房都是学校,里面各种设施配套齐全。”马文郁说。

  县财政收入这几年虽然增长快,但还是很困难,收支矛盾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县里对于教育的投入依然在增加。县一中有栋楼被鉴定为危楼,同时县政府大楼也被鉴定为危楼,但当时只有1700万元资金可用,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先建学校的楼,这在当地传为佳话,被群众称为“重教政府”。而县教育局一直没有固定办公场所,先后搬了三次家,如今还借学校的公寓楼临时当作办公场所。

  沿着胡杨林和塔里木河边缘行驶一个半小时之后,记者来到了喀尔曲尕乡。这个乡位于原始胡杨林深处,离县城110公里,至今没有通电通自来水,居住的全部都是维吾尔族群众。

  远远地,记者就看到一栋漂亮的二层楼房,如果不是校园里飘扬的国旗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很难想到这是一所没有通电通水的偏僻乡镇学校。走进校园,这里有专门的计算机教室,有多媒体教学设备6套,还有20台电子琴,各种功能教室也一应俱全。

  校长牙合甫·吾买尔告诉记者:“2012年,县里投入了300万元,为学校建起了新教学楼,孩子们告别了在土坯房上课的历史。”由于这里没有通电,县财政专门拨付5万元用于学校购买发电机、柴油。

  “只要是教育上的事,再穷,也舍得投入。”这是尉犁县县长苏来曼·玉色因的承诺。

  (下转第五版)

改革者说 

  投入教育就是投资发展和未来

  新疆尉犁县县长 苏来曼·玉色因

  尉犁县有个特殊情况,地理位置离库尔勒市比较近,仅有40分钟车程。库尔勒市的发展速度比尉犁县快,教育也较发达。很多人一到周末就去库尔勒住。如果留不住人才,那么尉犁也就没有了发展潜力。留人靠什么?靠教育。因此,我认为,投入教育就是投资发展,投资未来。

  这几年,我们始终把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抓,放在民生的首位来抓,实现了教育优先发展的目标。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连年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越来越好,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大力引进优秀的教师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出台了相应政策,大幅提高边远地区农村教师的待遇,发放生活补贴、交通补贴、岗位津贴等,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

  通过重视教育、办好教育,尉犁留住了人才、培养了人才,也吸引来了投资。尉犁县尝到了发展教育的甜头,也迎来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