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价无市”的学费涨价或将“误伤”民办高职
据《新华日报》报道,江苏省物价局有关人士在日前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全省自今年秋季学期起调整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的学费标准,按学科分类、学校层次制定不同的学费标准。此次调整后该省民办高校中收费最高的为医学、艺术类本科,上限为每年1.65万元;而民办专科人文社科类学费标准则调整为每生每年不超过1.2万元,降低了1000元;其他类学费标准提高幅度为1000至2000元。据该省物价局收费管理处副处长周世贵介绍,2000年制定的民办高校收费标准为每生每年1万元,允许上浮30%,下浮不限。目前全省52所民办本专科学校中,多数院校实际执行每生每年1.3万元,已上浮到顶。“时隔13年进行的这次调整升降适度,体现了办学成本的差异性”,政府设定的学费标准为最高限额,各校可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培养成本及生源情况自主定价。
民办高校调整学费的消息一出,各方反响不一,最为欢呼雀跃的当数民办三本院校和独立学院。从目前网上可以查阅的2013年招生简章来看,很多招生形势较好的本科层次院校均已迅速执行“新政”,而绝大部分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则普遍处于观望之中,“心有余而底气不足”,担心提高学费会增加招生风险、降低吸引力、加剧生源危机。
长期以来,受社会评价观念和现行人事及就业制度的影响,考生和家长对本科学历的追捧,远胜于对专科学历的认可,高职毕业生的高就业率也远不如本科学历“实用”。因而最近几年,在全国高职院校生源普遍急剧下降的形势下,三本院校和独立学院的吸引力却能够持续保持强劲。江苏素有“教育大省、高职强省”之称,前几年,该省考生宁可选择声誉好的“专一”而不读质量一般的“三本”是普遍现象,全省多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都远超三本院校的平均线。然而,时至2010年,江苏全省高招的省控线却出现了惊人逆转,“三本”与“一专”之间竟然相差了70多分,首创江苏省高职专科与民办本科省控线落差之最。最近两年,这一“剪刀差”进一步有增无减,2012年该省“三本”省控线为文科265分、理科275分,而专科录取线则降至文科170分、理科180分,即便如此,不少高职院校仍然出现招生数与生源数“倒挂”的尴尬现象,不得不降分、降价录取,部分院校的降分幅度达到10分,学费降幅最高达到6000元。而到了以民办和行业弱势、地区弱势高职为主体的“注册入学”阶段,录取的“门槛”更是几近于无。
对于民办高职,社会常存一种“生源差、质量低、管理乱”的刻板印象,并自然而然地将其与办学经费不足挂起钩来。于是,在这一思维导向下,对那些因为生源不足而难以运转的民办院校,政府部门在财政不能像公办院校一样拨付“生均经费”的情况下,便只能放宽收费政策,允许民办高校涨价招生。殊不知,这种涨价或许对本科层次的民办院校比较“实惠”,但对于绝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来说,不仅“有价无市”、难以执行,反而会在无形之中“误伤”民办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给学生和家长留下“民办高校需要通过提高学费来维持运转”的不良印象,从而使民办高校的吸引力再受重挫。
高考生源锐减本是一个结合国情对高等教育过快发展进行认真梳理、对高校实施优胜劣汰改革的大好时机,但如果公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情况就会适得其反,很多办学绩效很好的高职院校、未花政府财政经费却很有活力的民办院校,可能会因为受到不公平对待而陷入困境甚至濒临破产,而一些毫无建树的公办高职院校、本科高校却会因为“德高望重”、“公办”、“本科”等优势而活得逍遥滋润,这显然是有违市场规律、有碍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非正常现象,其最终的危害必将在不知不觉之中转嫁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之上。
政府出于“体恤”民办高职办学经费不足而同意其“涨价”,其出发点无疑是善良的,但“误伤”民办高职“帮倒忙”的后果同样非常严重,有必要引起管理者、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