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做夸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推手”
■刘波
日前,《中国青年报》报道,黑龙江哈尔滨市一项研究显示,有49.43%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随后,人民网等多家网站都对报道进行了转载。
乍一看,这一数据实在吓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怎么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
无独有偶,数月前,《钱江晚报》报道,浙江宁波市心理卫生协会参与的一项调查显示,宁波市有13%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同一年公布的调查数据,宁波和哈尔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竟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实际上,两份调查报告数据上的“天壤之别”,是机构或学校滥用心理测量量表、媒体随意发布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乱象的具体体现。
当前,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滥用心理测量量表的现象比较突出,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不同的量表调查出来的数据是不一样的,而且有些调查十分不规范。以报道中提及的哈尔滨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为例,其所使用的量表为“90项症状自评量表”。而该量表主要用于临床研究、心理咨询及精神科等领域,是用来测量一个人是否存在某种心理疾患及其严重程度的。其对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但不适合正常人群的心理健康评估研究,由此检测出来的数据自然不具有代表性,难以客观反映中学生的真实心理健康状况。据《南方日报》数月前报道,深圳某中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为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把脉”,期末考添90道心理测试题。这90道心理测试题就是“90项症状自评量表”。幸好测试的结果是不足5%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否则肯定要引起极大恐慌。同一量表,在不同的地方测出的学生心理问题,从5%到50%不等,可见,数据有时也会“说谎”。
当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心理状况的测评结果被媒体传播后,所带来的后果通常更为严重。同时,在媒体发布各类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数据的,大多是以精神科医生为主的各级心理卫生协会,他们看问题往往会有医学化的倾向。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林崇德就曾多次公开撰文表示,目前有的媒体宣传不够严肃,有的统计不太严谨,过分渲染了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有些数据显示20%或30%甚至40%的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那么办学校还不如办精神病院。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整个社会群体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中小学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立德树人,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然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目标是“让健康者更健康”。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学生心理的主流是健康的,即使有的学生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或者学生有心理问题来咨询,也说明“学生要求心理健康是另一个主流”。因此,片面夸大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倾向必须得到遏制,因为片面夸大心理问题会让学生形成消极的心理暗示,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公众对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媒体。媒体更要审慎对待各类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数据,切勿成为片面夸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推手”。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