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润泽 以德育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江苏泰兴,人杰地灵,文化昌明,素有“教育之乡”之美誉。2003年,泰州师专附属实验中学就诞生于这方教育的圣地。

  弹指一挥间,整整10年过去了,当年名不经传的泰师附中,如今已成长为“教育之乡”的一棵参天大树,并在这块美丽的滨江城市深深地扎根。

  附中人以“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胆识和气魄,在生源质量极其一般的情况下,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以优异的成绩向500万泰州人民交上了一份份精彩纷呈的答卷,成为“教育之乡”又一颗高中教育的新星!

  人性化管理,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学校创办初期,面向全市招收高一新生时,仅招来了258名,中考分数普遍低于当年市属公办高中50-100分。原来,社会上对泰师附中并不十分了解,甚至不少人对附中的师资力量产生质疑:“泰师附中的老师都是从事师范教学的专业教师,没有高中教学的经验,这样的教师能不能教好高中?”

  面对质疑,泰师附中的领导们认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创建自己的“品牌”,就必须拥有一支敬业爱岗、无私奉献、适应高中教学的教师队伍。10年来,本着“只有教师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附中狠抓了培养教师的四大工程。

  名师工程。名师是学校办学的金字招牌。在师专泰兴校区师资力量的基础上,该校面向社会招聘和引进了18位高中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专门成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学校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的用人原则,千方百计调动名师的积极性。今年7月,学校将专门为特级教师吴金山举办从教50周年庆祝活动,让所有教师体验教师职业生活的精神愉悦!

  青蓝工程。为保持学校持续发展后劲,附中到全国各地著名师范类本科高校,招聘了近50名优秀的师范毕业生来校任教。为使年轻教师迅速成才,学校利用已有的名师资源,实施“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建设,制定奖惩措施,落实培养目标,细化考核标准。要求年轻教师必须“一年入门、三年合格、五年成骨干”。对已达“一、三、五”工程要求的青年教师,学校制定中长期培养计划,促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成为学科带头人和名师。

  暖心工程。教师实际上是靠良心来工作,学校要想创一流的成绩,必须靠教师的脚踏实地、无私奉献才能完成。10年来,附中实行人性化管理,创造宽松和谐氛围,让教师充分发挥主动精神。为使教师都安心本职工作,学校为他们缴纳“五险一金”,尽可能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为招聘教师安置住房,并帮助解决子女上学难、就业难等问题;先后两次出资数万元,为12对青年教师办理了隆重而热闹的集体婚礼,使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附中大家庭的温暖;每年年终,学校开展感动附中十佳教师评选活动,寻找身边最美教师。

  读书工程。每年教师节前夕,学校都要向每一位老师赠送一本书,鼓励教师们按照“读书、实践、反思、创新”的成才路径,力争形成自己教学与管理的风格。附中校长黄良才认为,读好教科书,掌握知识体系;读好教材教法,提高教学艺术;读好名师作品,升华思想境界。要求每一位教师读书要有读后感,在继承传统教学精华的基础上,走创新之路。

  爱和责任教育,促进了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人性化管理、贴心式服务,使附中教师主人翁精神得到充分发扬。附中的教师个个奋发进取,人人奋勇当先。他们由衷地说:“学校就是我们的家,学校对我们如此关心,我们应当以出色的工作回报社会、回报学生。”

  差别化对待,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每一位学生不求同样发展,但都要发展;每一位学生不求同步提高,但都要提高;每一位学生不求同一规格,但都要合格。”这是泰师附中办学10年来致力追求的目标。

  在泰师附中校长黄良才看来,一个教师最容易犯的错误,常常是把所有的学生当作一个学生来教,要求所有的学生“都穿同一种型号的鞋子”,而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10年来,泰师附中依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坚持量体裁衣,制定了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从而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尽管他们在初中阶段基础较差,但自从进入附中后,他们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人人都积极向上,个个都努力学习,自信、自豪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因人而异,塑造健全人格。

  针对附中生源相对较差的实际,学校坚持“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的育人理念,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全人格的塑造。

  对于学业上不断进取的学生,附中注重他们的习惯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制定得很细,包括怎样与人说话,怎样礼让三先。要求男生吃苦耐劳、诚实勇敢,用一颗诚挚的心对待别人;鼓励女生宽容、理解和自信,传承中国女性的温柔、贤淑、坚韧的美德。希望从泰师附中走出去的学生不论学习成绩如何,男生要有绅士风度,女生要有淑女气质。

  对于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学校重点抓他们的行为转化教育,努力使他们成为合格公民。他们认为:“一个后进生在学校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他却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挽救一个学生,就是挽救一个家庭。”为此,附中老师们有时换上运动服,与他们在篮球场上、乒乓桌前一比高低;有时端着饭盒与学生共进午餐、晚餐;有时走进宿舍与学生促膝谈心,问长问短,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老师们以自己的言行,润泽着他们的心田。

  对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学校着重在精神励志教育上下功夫,激发他们的热情,挖掘他们的潜能。先后邀请红色演讲家邹越、励志教育专家张衡、感恩教育专家曾小勇、清华“英语神厨”张立勇等来校作思想励志教育的专场报告,开展“别人与我比阔气,我与别人比志气;别人与我比智力,我与别人比努力;别人与我比享受,我与别人比奉献;别人与我比过去,我与别人比明天的”同窗四比主题教育活动,唤酲他们内心的爱和责任的意识。

  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为调动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泰师附中依据校情,制定培优补差的教学措施,从而使学生学业成绩普遍提高。

  激励政策,让优等生拔尖。

  优等生是学校的“金”字招牌。泰师附中十分注重优等生的培养工作,千方百计让他们拔尖。在实际教学中,学校从高一开始,对年级前50名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培优培尖,组织教师为他们“开小灶”,力求让他们“吃饱、吃好、吃足”,促使他们在学业上向更高层次迈进;每年拿出10万元专项奖学金,奖励在月度考、期中考、期末考中成绩优异、表现优秀的学生;每天晚自习后,学校为自愿到自习室学习的同学提供6元标准的夜宵,仅此一项,学校又多支出近10万元。

  扎实补差,让中等生转优。

  泰师附中的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时,有的学生凭着好恶而学习,偏科现象严重;有的学生智商很高,但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中考失利,发挥失常,导致中考成绩较低……针对上述学生的实际情况,附中领导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补差措施。对于偏科现象严重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补差工作;对于智力较好的学生,附中从领导到班主任不断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拨正人生前进的方向;对中考失利的学生,附中鼓励他们不要气馁,并帮助寻找原因,从而使他们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

  不舍不弃,让学困生进步。

  对学困生不舍不弃,并且都将他们培养成才,这是附中赢得社会和家长好评如潮的根本原因之一。为了让学困生有进步,泰师附中老师人人以校为家,个个无私奉献,他们没有休息天,没有节假日,中午没有午休时间,即使是深更半夜,仍能看到老师们挑灯夜战,一遍又一遍释疑解惑的场景。

  附中通过分层次教学的措施,使各个不同层次学生都得到了进步,从而大面积地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实现了“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目标。

  多元化评价,培养社会有用人才

  学校评价是分数评价,社会评价是特长评价,因此学校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努力形成他们的特长,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泰师附中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本着“多几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几批好的学生”的育才理念,既重视培优培尖、培养德才兼备的尖端人才,更注重多措并举培养有一技之长的社会有用之才。

  办学优势,照亮学子锦绣前程。

  与市属公办普通高中相比,泰师附中有着泰州市普通高中中最优秀的音、体、美教师群体。泰师附中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有音、体、美特长的学生都能成才。

  学校从高一开始,将有艺术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组成社团,集中开展辅导活动;到高二时,组成音、体、美各个兴趣小组,有重点地进行专业辅导;高三时分成各个不同专业进行强化培养和应对高考。因为有优秀专业教师进行精心指导,所以该校培养的艺术类的学生都特别优秀。10年来,在泰兴市、泰州市教育部门举办的中学生个人艺术单项比赛中,该校总是获奖人数多、获奖档次高的。在历届高考中,艺术类本科进线率均达90%以上,在泰州市普通高中中首届一指。

  办学10年来,泰师附中先后有500多名艺术类考生考入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这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颇受用人单位青睐。有的人在单位里凭一技之长拿到高薪,年收入高的超过了60万元;有的人自主创业,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带动了很多人就业;有的人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成为艺术专业教师,薪火相传,培养了更多的艺术人才。

特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