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办教育 谋求发展写新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湖北民族学院是各民族学生成长的沃土 许宗友/摄影

  悠悠龙洞河水见证了她的成长,簇簇桂花盛开聆听了她的绽放,75年的风雨,铸就了她的辉煌,75年的岁月洗礼,成就了今天的湖北民族学院——这个坐落在美丽的湖北西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综合性、多学科、多层次的省属普通高校,她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中部六省和武陵山片区仅有的一所省属民族院校。

  湖北民族学院有桂花园、舞阳和土桥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725.5亩。其前身是1938年建立的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后改为湖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50年更名为恩施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恩施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在恩施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筹建鄂西大学,1989年经国家教育部门验收后正式定名为湖北民族学院,1998年与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如今的学校。

  建校75年来,湖北民族学院始终坚持“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形成了较为齐全、布局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以及富有特色、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彰显了湖北高等教育的优势和特色。

  如今,湖北民族学院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湖北民族地区和武陵山片区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民族文化的传承纽带、民族问题的研究中心、民族团结的示范窗口,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才培养篇

  (1)以人为本,培养在校学生的实践与创新

  人才培养宗旨、特色和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建校75年来,湖北民族学院长期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合格人才放在首要位置,着眼于素质教育,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积极探索适应当代大学生,特别是民族院校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发展成可实践、能创新、有特点、有特长的多面手,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

  学校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根据不同的专业打造相应的平台,确保学生的各项素质全面发展。文学与传媒学院于2010年成功申报“民族文艺与传播大学生创新基地”,成为该校第一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基地,还被列入国家示范中心培植计划;理学院实践中心成立于2009年,实行“学科竞赛为载体,创新项目为支撑”运行模式,涉及该院所有专业;信息工程学院则注重硬件设备的完善和更新,新建了通信原理实验室、DSP实验室、继电保护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ARM实验室、PLC实验室等12个实验室,全面满足该院各专业学生的需要……这些基地、中心和实验室的建设,为各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学校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三个平台”发展自己,即一是实验课堂,学会基本操作和独立的分析思维;二是校内、校外各个实践平台,充分实现系统性自我整合,做平台的主导者,完成课外创新;三是校外平台,利用寒暑假的自主实习和大四的专业实习,将自己作为一个“准社会人”推向社会。

  近5年来,该校学生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升,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项,公开出版个人作品44部,在国家和省级电视媒体发表电视新闻、DV作品80余部,在国家和省级媒体发稿2890余篇。该校学子参加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原生态唱法金奖和观众最喜爱歌手奖;21名学生参演的湖北民俗歌舞《山乡春来早》亮相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2年,该校380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66项,其中,全国大学生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获全国三等奖,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特等奖……

  (2)服务社会,促进地方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众多高校的三大主要任务。多年来,湖北民族学院坚持“立足湖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服务基层”的办学定位,利用自身优势,立足地方资源,通过调查研究、政策建议、科技服务等方式,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优秀人才,特别是为湖北民族地区、武陵山片区和西部地区培养了大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湖北民族学院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该州是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也是国家在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中确定为主战场的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据有关资料统计,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0%的医疗卫生人员、初中以上教师、党政机关干部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

  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培养大批既熟悉民族文化传统,又熟练掌握党的民族政策,坚定维护祖国统一的民族人才,为湖北民族地区以及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和长治久安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近几年来,学校还通过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和改造力度,拓宽专业口径,转换培养方向,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在突出应用性、地方性和民族性上下功夫,增强了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以有效地为社会输出更优秀的人才。

  此外,学校把技术推广到广阔的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和“三万”活动,组织科技下乡,送医送药到农村、到社区,无偿地向农民提供新技术、新品种、新的供求信息,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自2004年始,学校积极相应湖北省实施的“资教”计划,迄今累计已有2000余名优秀毕业生到湖北省各县市支教,为山区的基础教育事业贡献了力量。

  学校培养出了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全国模范教师肖忠友、扎根神农架林区的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滕仕琼、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宣传报道的基层支医优秀学子平慧强、身患尿毒症仍在山区支教的教师程靖、为捐髓救人而主动推迟婚期的“最美新娘”向雪敏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建设发展篇

  (1)以学科优化为龙头,完善专业学科的配置与建设

  学科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湖北民族学院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实施学科集群发展战略。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强应用”的原则,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学科整体水平,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校的5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学校在学科建设上,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所需人才的标准,对各个学科进行调整,规范学科设置,优化学科教学要求,突出学科的专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和民族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为满足民族地区的教育需要,学校在原有的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教育专业的基础上,还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音乐学、美术学等专业,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全面发展培养合格师资。

  二、适应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学校为此设置了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为基层培养医药卫生人才。

  三、为满足民族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实际和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要求,以便更好地服务湖北民族地区、武陵山片区生态工程建设。学校开设了园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等专业。

  四、为适应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学校设置了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五、随着国家对社会管理的高度重视,学校开设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培养从事社会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六、根据民族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和发展支柱产业的需要,加强工科学科建设,设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与制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应用型专业,培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科技人才。

  通过一代代人的辛苦砥砺,湖北民族学院在学科建设中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学校已有民族学、林学、中医学三个学科成为一级学科“十二五”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4个学科为一级学科“十二五”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2个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

  (2)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注重民族文化的研究和传承

  湖北民族学院是坐落在武陵山片区的一所民族高等院校,学校自觉承担起了保护、挖掘、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成为繁荣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民族理论与政策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通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确立了全国土家族研究领域中心地位,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升了教学质量,更增强了科研实力。仅2012年,该校就获得国家项目31项,其中自科基金项目19项,社科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6项;纵向合同经费和横向到账经费达1600多万元。近5年来,学校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基地6个。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奖励25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2项。出版专著107部,在国内外核心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800余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选入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国家文化部门下发的2013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立项通知中,该校信息工程学院作为牵头单位,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武汉安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合作单位联合申请的《汉字书法数字化建设及其应用示范》项目被批准立项,资助项目经费总额为50万元。据悉,全国共有16项科研项目获准立项资助,该校获批1项,也是湖北省仅有的一项。

特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