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读者为办好报纸建言献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7-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敢于担当引领教育改革发展

清华大学副校长、教授 谢维和

    首先,我要对《中国教育报》创刊30周年、《中国教师报》创刊10周年表示祝贺。

    我与《中国教育报》交往很多,合作也很多,很多文章都投给了这张报纸。我喜欢《中国教育报》的第一个原因是,在这里有一批值得信赖和交流的记者、编辑。上世纪90年代,我曾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一大版关于高等教育改革质量问题的文章,提出把结构看作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质量指标。文章发表后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其次,我认为《中国教育报》有一种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和探索精神,这是很难得的。上世纪90年代后期高校扩招,社会上议论纷纷,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写了一篇《超常规的发展要有超常规的思维》的文章,也引起了一些争论。但不管怎么说,《中国教育报》敢于触碰这样的“禁区”,而且说的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我觉得作为一张报纸,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喜欢《中国教育报》的第三个原因,在于它有一种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眼光和能力。讲“眼光”,是指知道什么是具有高度关联性的问题,并且能看到什么是具有高度的问题。讲“能力”,是指它具有一种引领的能力。比如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协调等问题,都引起了连续的讨论,很多地方教育部门将《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编成了册子。所以,这样的报纸,读者能不喜欢吗?

破解热点难点问题传播正能量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 王定华

    30年春风化雨,30年春华秋实。30年来,《中国教育报》从创刊时的稚嫩幼芽到今天的枝繁叶茂,见证、记录、促进、引领了改革开放以来共和国教育的历程。

    如遇良师,帮我提高自身修养。我是学教育专业的,学教育、干教育必须提高自身修养。这种修养是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执着追求,是对神圣教育事业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一路走来,《中国教育报》始终专业地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着知识和营养,十分珍贵。

    如添高参,帮我做好行政决策。当前,人民群众在实现“有学上”之后更加憧憬“上好学”。《中国教育报》饱含使命感和责任感,与时俱进,积极宣传报道全国各地的实践和做法,发现、甄别、培育、推广先进典型。“减负”、规范中小学布局调整、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等系列报道,为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传播着正能量。

    如长耳目,助我了解基层情况。基础教育战线长、范围广、对象多。在抗震救灾、农村学校、课改等第一线,《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师报》的记者第一时间进行采访,发回感人的报道,把最真实、最生动的素材呈现给大家,让我们不管身在何处,都好像置身于学校、课堂、师生中间。

    愿《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以读者为本、以现实为源,让栏目更丰富、内容更精彩、影响更广泛,前途更美好。

为基层教育改革探索鼓与呼

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张国华

    值此《中国教育报》创刊30周年、《中国教师报》创刊10周年之际,我想用“感谢、感动、感恩和祝愿”来表达此时的心情。

    首先表达“感谢”。《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师报》不仅及时、全面、准确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还是我们基层教育干部和广大师生的贴心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基层全面把握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二是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先进经验、改革进展的重要平台;三是及时交流探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重要窗口;四是推动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和依靠。

    其次表达“感动”。作为基层的教育行政部门,我们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中十分需要像《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这样高层次媒体的鼓励和肯定。《中国教育报》为潍坊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提供了动力、增强了信心。

    在感动的同时,我们还要“感恩”。多年来,《中国教育报》和潍坊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共同目标,建立起“水乳交融”的关系,从总编到一线记者,都是潍坊的朋友,他们对潍坊教育改革给予及时肯定,对不足提出宝贵意见。

    最后表达“祝愿”。我由衷期盼《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师报》一如既往地发挥为教育改革鼓与呼的光荣传统,把基层学校、教师的改革经验、进取精神、奋斗事迹更好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发出中国教育“好声音”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华应龙

    我是在《中国教育报》的影响下成长的。1984年,18岁的我从师范毕业分配到乡村小学教书。怎样对待教师这个职业?如何做一名好教师?怎样才能把数学教得有滋有味?我都从《中国教育报》上得到了答案。可以说,我现在研究的“融错教学”就是从读了《中国教育报》刊登的《数学教学当暴露学生思维过程》开始的。

    《中国教育报》是我表达心声的园地。1992年以来,我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30多篇文章,每篇文章的背后都有编辑老师的心血。《中国教育报》让我一步步走向成熟。

    2012年冬季,我参加了《中国教育报》在山西高平举办的“送教下乡”大型公益活动,听课、评课、做公开课,报告、提问、现场互动……看似普通的一次培训活动,显现出不同以往的光辉与色彩。在公益活动的旗帜下,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无疑是对正能量价值观的积极构建。通过参与“送教下乡”公益活动,我感受到与基层教师面对面“零距离”交流互动,能为推进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智力支持,加快实现学有所教、学有优教。

    最后,我谨代表全国的小学教师,向发出中国教育“好声音”的《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致以崇高的敬礼,对《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向我们小学教师传递的正能量表示衷心的感谢!

广大教师的“娘家报”

山东省兖州一中教师 李平

    《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师报》被广大教师誉为“娘家报”,它们贴近教师、贴近基层教育实际。

    回想1998年自己大学毕业成为一名教师,兴奋之余的猝不及防、迷茫苦恼仿佛还在昨天。那时,《中国教育报》几乎成了我“继续教育”的必修教材,编辑、记者则是我“不谋面、不闻声”的指导老师。每期报纸一到,我都会急切地在字里行间寻找良医妙方,剪报成了我的必修功课。可以说,是《中国教育报》帮助我把脑海中的教育理论变成了生活中的现实,帮助我从一名云端漫步的“书生”变成了蹲下身来迁就学生脚力的“先生”。

    教育,不仅关乎一个民族的发展力,更关乎一个民族对发展成果的承载力。教育,作为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石,必须厚重到能够承担起既能服务社会又能引领社会的责任。

    显然,这样的重任,传统教育无法担当,以高分为唯一追求的应试教育更无从担当。教育,必须变革!变革,首先是教师的变革和重新定位:信仰再造、观念更新、能力提升和拓展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代教师的新责任和新使命。教师变革和自身的重新定位,必须有人引领!我相信,广大一线教师充分信任的《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师报》,必将义不容辞地引领和陪伴我们共同迎接这次变革的考验。

引领我们科学治教高效治教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教育局局长 张国宏

    品读《中国教育报》,其新闻版面对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解读,令我对贯彻中央政策的路径方法更加清晰;其读书周刊、校长教师周刊,让我对如何涵养教育人的人文精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认识更加深刻;其学前周刊、职教周刊,使我对落实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和办好中职学校更加专业。

    与《中国教育报》结缘,让我在治教路上多了一份自信和从容,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特色发展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是推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化。通过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我们深化教育均衡发展、研训一体化、教育投融资方面改革,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增强了研训实效,缓解了政府教育投入的不足,激发了教育内部活力。二是促进了特色教育的创建。我们结合沧源民族文化优势和乡土教育优势,在农村中学普遍开展艺体教育“四个一”活动和佤山特色勤工俭学示范带建设活动。三是加强了教育宣传服务教育发展的功能。我们借助教育宣传增进了社会对教育的了解,凝聚了支持教育发展的力量,促成了教育内部赶、帮、超的意识。

    《中国教育报》30年、《中国教师报》10年的办报历程,也是教育人不断成长的历程,特别是我们基层教育人,更期待越办越好的《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引领我们更好地科学治教、依法治教、高效治教。

传播教育思想的优秀平台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佟丽华

    1999年后,我致力于推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事业,那时我多次接受《中国教育报》的采访,谈未成年人在校园中的权利、校园暴力、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等问题,是《中国教育报》将这些信息传播到更多中小学,使相关问题获得了广泛关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