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发展·典范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内首所紧密型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学院2010年被国家教育部门、国家财政部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第一批骨干高职院建设单位。3年来,以锦州石化公司为主与70家骨干企业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牵头组建由44家单位加盟的化工职教集团,产教全程对接,连锁办学,资源共享,跨越发展,在楔入式校企合作实践与探索中形成了独特的“辽石化模式”。
校企合作 勇立改革潮头
密切合作 创新载体 校企合作是学院开展骨干校建设的主轴线。政府、行业、企业、学院四方联动,依托校企合作联合体和化工职教集团,构建校内产学研基地、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企业培训中心、企业项目工作室、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教师访问工作站6个运行载体,建立了一整套操作性强的管理保障制度,形成领导班子、产权、教学培训、人才培养与实习就业多元融合的“楔入式”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独树一帜 引领发展 2011年,学院先后被省教育部门确定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典型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长座谈会上作中心发言,作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全省就业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2012年,学院参加第一届环渤海高职院校合作会议并代表辽宁省作经验交流发言;学院先后被省教育部门推荐作为校企合作办学典型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黑辽吉蒙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学术研讨会上做经验交流,学院被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确定为东北区主任单位,在省内外职业院校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2年,学院承办中国职教与石化工业行业发展对接高峰论坛及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院校长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王家夫作了“政府与行业双主体共建职业教育模式”及“校企合作机制案例”的报告,介绍并推广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体制创新的主要成果,得到与会各级政府、行业相关组织、职业院校和企业人士的一致认可与赞同。学院是仅有的一所在2013年辽宁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学院健康发展》典型经验材料交流的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 彰显“价值倍增”
“三双”模式 “三个融通” 校企携手创新实施“双元、双线、双证”人才培养模式,“双元”是指辽宁省教育部门与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双主体办学,“双线”是指学院与企业双途径育人,“双证”是指学院在人才培养中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在人才培养中做到“三个融通”:双元并立,政府与企业融通;双线并行,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融通;双证并重,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融通。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9.3%,重点建设专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98%。
专业建设 对接产业 学院确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炼油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分别创新并实施了“岗位技能递进”、“分段实施、全程对接”、“三通一体、三级递进”、“学工交替、学随工动”、“能力主线,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期内,炼油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3个专业被评为省对接产业集群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形成了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紧密对接的良好格局,有效提升了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四性”课程 工学结合 学院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企业调研为基础,以职业岗位群责任-任务-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5个重点建设专业课程开发专家、校企专家共同构建以专业技术课、专业拓展课、公共基础课、选修课构成的课程体系,使之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典型的应用性、突出的技能性、较强的实践性。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并出版了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创建学习情境;以学习情境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选取岗位知识和技能为教学内容,建成项目导向、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37门、带动课程15门,分别出版了项目导向教材,开发了与课程内容相对应的、可以与职工培训共享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52套,并建立了教学资源管理平台。1门课程申报国家资源共享精品课程。
实训基地 示范领先 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资产使用共用化、设备功能开放化、实训环境生产化、运行管理企业化、服务对象双向化原则,建成集实践教学、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产学研基地。按照企业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和工艺流程,校企共同设计、自主研发、同步投入,建成包括石化、炼油、机械、仪电和应化5大实训中心、1个化工产品研发所,包括26个基地、131个实训室、3761套实训设备,使用面积157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多万元。成为全国首批示范性实训基地、省具有产品生产特征的石化装备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国培)项目、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留学生实训基地。2010年冀斐同学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D)类竞赛(NECCS)特等奖。2011年学院代表队夺得第十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石化行业化工仪表维修工技能大赛个人全能一等奖、全国石化行业化工检修钳工技能大赛个人全能一等奖、全国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团体和个人一等奖。2012年省职业院校石化类技能大赛3个赛项第一名,全国职业院校化工设备维修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刘明获锦州石化公司十佳新员工。
在原有25家校外实习就业基地的基础上,依托校企合作管理平台,根据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求,新增46家行业特点突出、引领作用明显、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人才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期内,到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参加顶岗实习的有4622人,应届毕业生全部参加了半年以上顶岗实习。
校企联手 “三双”师资 借助企业人力资源优势,校企共同选择、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普通教师,建成具有理念先进、能力高强、师德高尚,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专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达到94%,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达到52%。组织60余人次到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研修。积极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技能大赛,学院教师获2012年省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高职组“多媒体教学软件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和“网络课程”三个赛项全省一等奖中第一名。荣获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高职组)一等奖。2名教师获全国化工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服务社会 助推产业升级
“五联”就业 名列前茅 学院与政府联手、与企业联合、与辽西高校联盟、与家长联系、与学生联动,构建“五联一体”就业网络,开展毕业生就业保障工程和毕业生就业评价工程,毕业生连续3年实现兜底安排,建设期内平均就业率超过98%,其中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毕业生全部就业,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90%。辽毕办2010年2号、2011年3号、2012年1号文件显示:学校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首位。据麦可思公司对学院2011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跟踪调查显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90%,毕业生平均月薪2762元,就业现状满意度为70%,高于其他骨干校18%”。高质量、高满意度的就业带动了招生工作,近3年招生录取平均第一志愿上线率132%,新生报到率97.3%;连续3年省内理科最高录取分数超过二本,平均录取分数超过三本;连续3年自主招生报招比例10∶1。
科技服务 催生专利 借助学院南区同时是锦州石化公司培训中心的特殊身份,以完成锦州石化公司培训和技能鉴定为基础,构建开放、立体、多元化职教培训体系,建有石化企业多工种网络培训管理平台、技能鉴定考核平台、科技研发平台,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先进职业技能鉴定站。2012年通过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为企业在岗人员和社会再就业人员提供优质服务。3年来深度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更新,加大企业培训和社会培训力度,完成横向课题65项,技术服务到款额1752万元。获批申请专利26件,含5件发明专利和21件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机械、实验仪器、教学设备、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和学科。其中,一些专利的成果已经融入到教学和生产当中,实现了专利成果与教学应用的有效转化。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联合办学,开展涵盖学院所有专业的应用本科教育,架设职业教育立交桥,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助学点。
辐射带动 共圆“骨干梦”
示范辐射 对口支援 经过3年建设,学院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开始从规模的外延发展转向精品的内涵建设,从封闭的自我循环转向创新的开放办学,从被动的适应市场转向主动的为区域经济服务,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示范和辐射作用凸显。中国教育报、中国化工报、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辽宁日报等均做出专题报道。省内外兄弟院校纷纷前来考察学习。学院职业教育信息化成果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上,得到国家领导和国家教育部门领导肯定和表扬。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