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创业中践行“公能”素质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9-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 于建坤 通讯员 马超

    尽管今年以来经济发展趋缓、就业岗位有效需求不足、供需结构性矛盾等原因使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重压,但是南开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却达到了95%以上。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杨克欣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学校坚持“公能”素质教育培养理念和目标,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努力开拓就业市场密切相关。

    着力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记者: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学校是如何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的?

    杨克欣:学生在就业中存在一些误区,尤其是就业观念上的偏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业不就”,过分看重待遇或把求职目标锁定在经济发达地区。部分毕业生过分看重薪资待遇,忽略自身特点和长远发展及用人单位要求,他们往往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针对这种偏差,学校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形势政策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和团队辅导、个体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合理定位职业发展,形成合理的择业期望。另一方面出台文件《南开大学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实施办法》,大力宣传和表彰到西部和基层就业的典型,营造到艰苦边远地区建功立业的良好氛围。

    二、部分毕业生诚信意识淡薄。有人为了得到用人单位青睐,夸大描述个人简历,与用人单位草草签约,遇到自己认为更好的单位又与前者违约。这样做不仅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诚信产生质疑,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其他毕业生就业。

    三、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困难。经济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学生、残疾学生和部分女生在就业过程中从求职成本、就业机会和应聘技巧等方面存在困难。对此,学校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比如举办经济困难生专场招聘会,给予每人400元的求职补贴;为特殊群体毕业生建立求职档案,动态管理,为他们配备就业导师,开展团队辅导和一对一的咨询。

    四、用人单位招聘门槛和岗位要求提高。绝大部分企业都要求应聘的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尤其知名企业更是将实践经验作为进一步考查的必要条件,但部分毕业生明显因为实践经历不足导致求职受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实习实践环节,今年开始实施的夏季学期就把实践教学定为一个重要的主题,同时,学校还将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充分利用寒暑假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

    全程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记者:“公能”素质教育是南开大学一贯倡导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这种理念和目标如何贯彻在指导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

    杨克欣:“公能”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勇于创新”。它强调以“公能”为主线,促进知行合一,德、智、体、美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公能”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的能力。为此,学校制订了《南开大学“公能”素质测评体系》,在就业指导中加强了对学生全过程的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以往只停留在毕业阶段的择业技巧指导。学校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别设计了《全程化职业生涯发展辅导实施方案》,包括唤起职业发展意识、生涯规划、素质拓展、能力训练、政策解读、应聘技巧、创业指导等全部内容,并根据大学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分年级逐步实施。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学生须走出课堂去做职业环境探索和职业人物访谈。夏季学期专门开设《就业与创业实训》课程,突出实训,主讲人均聘请在国内外著名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有丰富职业阅历的专业人士,以及成功创业的青年企业家担任,并通过工作坊、模拟招聘等方式力求对每个学生给予一对一的指导。

    “公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创新人才,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学习、实践、协作、创新”能力训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从2002年开始我校实施“百项工程”,每年从教学经费中拨出100万元支持学生以立项的形式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每年立项400个,参与学生达1700余人,超过每年招生人数的一半以上。学校通过举办大量专门的创业讲座和培训,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模拟平台”等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并在校内开辟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场地、办公家具和法律援助等服务。同时,学校还制定了《南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及竞赛奖励办法》,每年拨付50万元经费专门用于支持和奖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与实践,对参与创新实践并取得优秀成绩的项目组学生给予学分和奖金奖励,并在推荐免试研究生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为发扬南开“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传统,学校设立了专项奖金,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予以表彰和奖励,并通过校内媒体宣传、举办到西部基层就业毕业生代表座谈会、西部基层就业典型校友讲座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基层建设、服务西部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