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中知识、 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胡勤
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看,教育是经天纬地的事业,关系到国家、社会政治和人格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中“道”是第一位的,孔子所谓“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传授”既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学的主要方法,学生理当乖乖地听讲。
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则经历了几次大变革。现代教育之父、教育科学的奠基者赫尔巴特主张“教师中心说”,重视教育科学化,相对重视知识传授的系统、精致与效率;而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中心说”,则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只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学习课业、养成习惯的地方。
教育与哲学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后现代教育思想受阿尔都塞、福柯、德里达、罗兰·巴尔特、马尔库塞等人掀起的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以人为本,重新审视始终不变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颠覆教师的中心地位,取消对教育信息资源的限制和控制,破坏叙述和逻辑中心主义的规则,把知识、生活、生命的高度融合与深刻共鸣,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毫无疑问,这是理想教育的最高境界。张悦老师的新作《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新教育语文课堂》追求如此高的教育境界,并要在自己的课堂里实现它,这的确需要有大智慧、大魄力。
打开这本书,可以具体而深刻地了解作者关于知识、生活、生命的融合与共鸣的理想课堂教育观与课堂实践。
知识,存在于内心关照之中。知识不是客观的,它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和认知取向而建构起来的。以书中的核心词来说“知识,与学生精神的意义关联”,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个人经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完全可能是多样化的。
例如教学《陈情表》一课,从课堂实录的学生讨论可以看出,对同一个问题理解是不一样的。
这堂课讨论涉及的知识面很广,从字到词到句到篇章、从文章到文化、从传统人文内涵到现代人文精神、从情感体验到理性分析、从整体阅读到文本细读再到意义重构。老师没有把学生带到课文之外的某个对象,而是融入学生独特认知、情感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学生的已有经验始终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的经验相互碰撞,感受、体验、分享“他者”的人生经验。
教育的灵魂在于人。孔子、庄子、李密、杜牧、郁达夫、马克思、恩格斯、茨威格、托尔斯泰,一个个作者及其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在教师和学生内心跳动的活着的人,在张悦看来,“每一篇文化随笔都有一颗文化的心”。她倾听作品人物,倾听学生,也倾听自己,以心声与学生、作者和文本交流。我们可以看一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堂课的实录,这篇写实文章在张悦的课堂里也流淌着深情。
“还”这个简单的没有感情色彩的副词,也流淌出生命的情怀。
在师生的交流碰撞下,学生的语言也呈现出生命的世界。
师生的这种对话里有4重世界:文本世界、作者世界、学生世界、教师世界。走进文本、倾听作者不容易,倾听、理解学生更不容易,而在这种状态下,要守住自己的语言世界其实更加困难,因为,倾听别人的时候,“我”会很容易迷失。张悦却能自如地跨越这些不同的世界而不会迷失。在这跨越的过程中,能够自然地通过语言的通道将学生引领到思考的空间、精神的空间。
我特别以朱永新先生在《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新教育语文课堂》这本书序言中的话作为结束语:“语文教学不是简单地教学生一些字词句……真正地用那些美丽的文字与思想润泽自己的心灵,这大概就是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在语文学科中的意义了。”
(作者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特级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