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行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3-09-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钱铁锋,姓名中三个字都带金。初见即问其缘故,说是命中可能缺金。

    再深聊,又读其文章和著作,感觉名如其人、文如其人:铮铮铁骨,锋芒毕露、思想深邃、有胆有识。也许因其性格中金属元素含量过多?

    钱先生是较早从公办名校走出来,到市场中“吃螃蟹”的那批人,其时,民办教育刚刚起步,发展路径尚不明晰。已是公办名校副校长的他,毅然从体制内走出,说是想去办一所“市场经济下的学校”。在辗转几所民办学校后,他最终选择了仙林,并就此从头起步,按照自己的教育思想,把学校办成了真正与市场经济接轨、与国际教育对接的名校。

    钱铁锋无疑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理想的教育圣地,在那里,老师们是可以放开思维,陪伴着孩子们尽情驰骋的;在那里,孩子们是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生长的;在那里,钱铁锋是可以为师生们辛勤筑路,然后在远处悠然自得地品着清茶,为路上的师生默默祝福的。

    事实上,10年来,他和团队成员一直朝着这个“圣地”的方向努力。他认为,学校要处处体现自然、尊重、民主、理想、开放的理念和精神,教育要顺其自然并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任何与这些理念相悖的做法,他都力求改正,有时近乎苛刻。比如,他要求老师正点下课,不准加班加点,不准占用孩子们剩余的休息时间。起初,很多老师和家长不理解,甚至担心这样做可能会使自己的孩子吃亏。但他依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主张。他认为,教育应张弛有度,学生应该放养,而不是圈养。他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问题在课堂上解决。“如果老师课堂上没有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课后苦苦地啃,那说明这个老师亟需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因为有了这样的坚持,才有了仙林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钱铁锋认为,学校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权威管理——法制管理——文化管理。他较早主持制定了仙林的《办学法典》,为的是让学校一直沿着民主、法定的程序运行,不因校长的更迭而改变。因为这部法典的推行,仙林的教学和管理正逐渐步入文化管理的层面,而这也是最令钱校长欣慰的地方。

    钱铁锋是个勤于思考的教育人,他对中国和外国教育史有过深入的比较性研究,尤其善于把现在的教育放到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背景中去思考,以此来判断中国教育未来的走向,随时增加仙林教育的广度和厚度。初读钱先生的文章,你可能会感觉很刺激,其咄咄逼人的言语直指当下诸多不合理的地方,没有半点客气。但深读他的文章,你又会觉得,其批判性思维的背后藏着一颗赤诚、坦诚之心,每一次疑问过后,他都有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在学校试行。也许,正是有这么一位勤于思考的校长,才把学校推入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并且从中受益。

    钱铁锋提出了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理论,并且时常用这个理论去分析和研究当下的教育,据此提出自己的看法。每当这个时候,他的思维可能早已逾越了仙林这所学校的领地和领空,飘到了遥远的天空和久远的未来……也许,从现实领地到理想圣地无数次孤旅的过程,才是这位老教育人最开心的时候。(曜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