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实验小学: 学科教学的“科学取向”
(上接1版)
“以前我们总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其实应该是,以学定教,学有规律,教有优法,这也正是我们一直提倡走科学取向的学科教学之路的目的所在。”林红告诉记者。
从教师的“教”看到学生的“学”
课,应该怎么上,不仅是很多学校的问题,也是苏州市实验小学的问题。而苏州市实验小学的“大课程”从1993年开始,其时,学校承担了国家“九五”课题“新世纪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实验研究”,历时8年,从课程目标的设计、教材的开发、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到学生素质的测量评价,都进行了既广泛又深入的研究。“十五”期间的“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是“九五”课题的延续,立足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模式,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什么现在又开始提出了“图式理论”,走科学取向的学科教学之路?课题主要负责人、老校长徐天中一语道出天机:教育科研是小学构建“大课堂”的第一推动力。也正是基于此,苏州市实验小学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就挂出了当时小学还很少见的“教科室”的牌子。
这一点,有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赵洪深有感触。“现在,很多教师做的是‘文本细读’,将课文细细地、深入地读,不放过一字一词一句,甚至是标点,在‘道’的层面深层挖掘。呈现在课堂上的,就是微言大义,无限拓展。课文学完,学生除了受到情感的熏陶外,真正的语文能力提高很少。”
而开展“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来,赵洪坦言,其中目标导向的语文教学设计理论,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要时时追问自己以下3个问题:我要带领学生去哪里,我如何带领学生去那里,我怎么确信学生已经达到那里。
其实,这三问,就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检测与评价的问题。“语文不是模糊不清的,这三问,指明了教学的方向,为有效教学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保障。每节课、每日、每月、每学期……我们始终要不停地问自己。”赵洪如是说。
教师的教,深刻影响了学生的学。学生获得了结构化的知识,逐渐懂得自己该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例如自学一篇课文,学生就能告诉自己,不仅要注意这篇文章写了什么,还要去了解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写得怎么样等,学习的是蕴含在课文中的一些规律性知识。又如,学生习得了“借物喻人”阅读图式后,如果再次遇到写物的文章,学生就能主动思考:写的是什么物?这个物有什么特点?作者写物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否是“借物喻人”?如果是,我应该怎样学?这时学生头脑中的各种图式被激活,并及时作出比较和判断,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得到发展。
学生的变化,家长最有发言权。四(6)班卫伊的家长惊喜地发现,女儿把老师推荐的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读了5遍,然后再把书推荐给认识的小朋友读;把《三国演义》(少儿版)读了8遍都不烦,甚至开始艰难地啃读更高版本的《三国演义》。
“课堂教学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不断引领着她,也不断推动着她,让她一步步从阅读兴趣走向了阅读得法。”卫伊的家长说。不仅如此,卫伊似乎从来不怕写作,每个假期一本小文集成了常规。从一句话到一篇文,从模仿写作到创作小说,从读后感到旅游散记,从生活琐事到议事抒情,从稚嫩到老练到在多个写作大赛中均有斩获,每一步都是课堂教学的折射。
更让教师和家长惊奇的是,学生开始把在课堂中习得的技能运用在课堂上,甚至不教自会。
那是一节《圆柱表面积》的公开教学课。一位非常细致的听课老师,在课后询问了3位学生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觉得如果不上这节课,你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吗?”学生的回答是:“会!”
这句回答不仅没让授课教师陈刚觉得“难受”,反而让他“开心”,因为此前学生已经学习过长方体的表面积,建立了物体表面积的概念,正是由此,教学时激活了对表面积(特别是长方体表面积)的认识,才会让学生感觉到是“学习过”的知识,“不教就能会”。
陈刚将其总结为“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在他看来,这样的学习方式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最重要方式: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启发研究并寻求问题的解决。“长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能逐步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正体现和落实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陈刚不无兴奋地说。
老师们,准备好了吗
当苏州市实验小学的老师,可不是闹着玩的。
对此,语文教师陆文红深有感触,去年的7月1日,学校一放假,课题组就给他们每个教师发了厚厚的一本书——上海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育研究大系·小学教学卷》,这本书汇集了1978年到2005年的30多位特级教师的经典教学实录以及评议,全书绝大多数都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课例,分了低、中、高3个年段。
他们的任务,是以“学习分类与目标导向”理论为指导,不仅要分析这些特级教师的案例,更要去掉实录中的枝枝节节,梳理出课堂的结构流程,逐步分析出教学每个环节的重难点;然后论其得失,议其成败。
“以前看名师,更多的是仰视,甚至膜拜,进而是盲从。总是主动交出话语权,虽然或许也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想法。但这样的研析解剖,逼着你去正视,改为带着‘三问’去正视,以语文教师的角色严肃而自信地去解读、去吸收、去批判、去扬弃。”陆文红说。
在教育科研的推动下,在课题的带领下,教师的成长有目共睹。
没有运用“图式教学”之前,李耘雯自嘲更像是一个“说书先生”,在讲授《将相和》时,她从“完璧归赵”的故事讲到“渑池相会”,洋洋洒洒足足讲了两节课。“当时,自觉这课上得精彩极了。现在回头再来看,我的语文课就是一节故事课,没有教学目标,学生除了了解一个历史故事,其他可以说是一无所获。”在经过了图式培训后,李耘雯重新进行了备课,思考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经过研读,她豁然开朗,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特点的。目标一旦设定,语文课不再是漫无边际的故事课,变得有效、高效起来。
不独陆文红、李耘雯,从第一次听皮连生教授讲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时的晕头转向,到现在运用“图式教学”的得心应手,谈起课堂的自信,很多教师真正实现了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转变。
2011年12月19日,由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苏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共同举办的“走科学取向的学科教学之路”高端学术论坛在苏州市实验小学举行。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陈锁明、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彭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皮连生等,都对苏州市实验小学以“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载体,开启学校的学科教学科学化之路的新尝试给予高度肯定。
“与医学专业相比,教育的科学性还有待于加强,教育要走科学取向,要探索出真正符合实际的科学规律,来应用到一线教学实践中。”陈锁明在论坛上如是说。
“我们需要的不是听起来激动,但却用不了的教学理论,我们需要的是广大一线教师都能用的规律性的东西。”林红告诉记者。而这一切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孩子,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愿学,爱学,更会学,也是为了落实苏州市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