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布局做大亳州教育 □ 李建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安徽省亳州市地处皖西北,从商汤建都于此,迄今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

  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亳州教育事业传承发展的坚实基础,不断积累的综合实力,为亳州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十二五”开局之年,亳州精心谋篇布局,确立了“围绕一条主线、抓好两项提升计划、促进三类教育发展、完善四项督导考核”的工作新思路,以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彰显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潜能和效应,做好亳州教育这篇大文章。

  一条工作主线 引领教育发展方向

  2011年初,亳州市教育工作会议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促进亳州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文件。

  《若干意见》指出,按照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区域推进的原则,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亳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缩小、整体办学水平相对均衡、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机会相对均等、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的目标。该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只要有利于教育发展,只要有利于孩子成长,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再大投入都不为多,再大支持都应该”的思想,做到教育规划优先安排、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育用地优先供应、教育项目优先建设。

  亳州教育确立的工作“主线”,正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统筹协调、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精心谋划各项工作。这条主线是谋方略、抓重点、求突破的核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亳州教育发展的灵魂,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

  两项提升计划 加快队伍建设步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出台了《亳州市“十二五”2000名校长素质提升计划》和《亳州市“十二五”3116名师工程实施意见》,拉开了大刀阔斧加强队伍建设的序幕。

  校长素质提升计划,主要包括提升校长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强化对校长的监管考核等3方面内容,引导校长养成“在工作中学习”和“在学习中工作”的习惯,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校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校长考评反馈机制,提高自我认知和评价。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对校长进行有计划的培训,5年内举办不少于10期各级各类的市内校长专题培训班,同时与北师大等知名院校及教育机构合作,对校长进行专题培训。全面实施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组织校长参加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培训。“十二五”时期,亳州市将至少培养2000名学者型、专家型、创新型校长,进而推出一批具有亳州特色的本土教育家。

  “3116”名师培养计划,是我们规避短板效应,使教师群体素质得到均衡发展、共同提升,发挥名师专业引领和示范辐射作用的一个重要举措。按照该计划,到2015年,全市培养3000名市级教坛新星、1000名市级骨干教师、10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600名省市级特级教师。

  三大发展 回应人民教育新需求

  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入度,是衡量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亳州市提出加快促进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大发展,以满足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一是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到“十二五”末,全市3年制幼儿园将达到1000所左右,新建公办园基本达到省优质园标准,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稳步推进职教园区建设。从2010年底开始,我们在市南部新区启动了亳州职教园区建设。到2020年,园区将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的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和输出基地。

  三是注重高等教育内涵提升。

  四项督导考核 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在教育督导方面,亳州提出“完善四项教育督导考核”,把对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的督导考核,延伸到对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的督导考核,促使县区、乡镇两级党委、政府,增强发展教育事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把对县区教育局年度工作的督导考核,延伸到对中学办学水平的发展性督导评估,促使学校勤练内功,敬业奉献,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让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是教育领域自身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工作努力的方向。亳州教育人将回应人民群众的教育期待,努力把“教育优先发展”、“校长素质提升”、“名师引领工程”、“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这些词汇从文本过渡到实践,从思考过渡为行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作者系安徽省亳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