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与“教材”相互助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作者系河北省唐山市第68中学 赵艳霞)

  郭瑞编后:

  这是个最好的时期,课堂教学改革在一线课堂动力十足;这是个最坏的时期,由于教育教学观念的缺失,产生对“育人”“上课”这两件事的误读和曲解,与新课堂建设“不期而遇”。它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教师走向自我局限的怪圈,课堂效率低下,阻碍学习进度,甚至成为打回传统课堂原型的“凶器”。因此,我们特别推出“走出新课堂误区”系列选题,协助教师搬开那些挡在建设新课堂路上的绊脚石,进一步升华科学教育教学观,规范课堂教学环节,精细课堂教学细节。

  第一期,我们把关注点聚焦在争议不断的导学案上,该不该用?怎么用?不用行不行?用了还能摆脱掉吗?本期的嘉宾和专家对这一连串的问号给出了相对客观的观点支撑。在案例中,教师分别就“教材之于导学案的不可替代性”和“基于问题解决的导学案设计”展示了经验做法,请读者细品。

  导学案是课改初级阶段的产物。“施工图”、“方向盘”、“指南针”、“学道”,这些都是一线中小学教师诠释导学案作用时的比喻词语,我更愿意通过字面将它解读为:指导学生课堂使用的程序性方案。导学案基于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意图而产生,通过学法指导,将知识“导”向学的目标和过程,鉴于此,又可把它看作一种“学具”或是学习的通道和路径。

  纸质导学案是过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可以逐渐尝试用多媒体出示导学案,既降低印刷成本,又能递减学生对导学案不离手的依赖。对于音乐、美术等学科,导学案并非非用不可,艺术学科,强调的是学生的临摹、演示和再创造的过程。对于语数导学案,教师不要把它们设计得过于复杂,要不断地给它“瘦身”,到了一定阶段,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当“会学”成为常态,就不再需要导学案的辅助。导学案只是搭载学生到达那个叫“会学”的河岸的摆渡。

  新课堂提倡“零作业”,但凡是课堂上的达标检测,必须当堂完成,课后没有作业。导学案的预习应当在预习课上进行,做到“课前没预习,课后没作业”,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预习是自学的第一步,是展示的基础。预习遇到的问题在对学和群学中消灭,群学后还有的问题在组际间解决,每个组的共性问题,才是老师需要点拨讲解的重点。但在新课堂中,老师更多的是在课堂现场起到引导、追问的作用,目的是基于导学案提炼的重点、难点、考点,启发学生的即时生成与拓展。就导学案的习题而学,一定不是新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

  课堂中的确有很多脱离教材学导学案的现象,“以案代本”显然是导学案使用中的一大事故。导学案的初衷是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文本,师生要对教材文本有所敬畏,只看导学案,不读文本是对学生的误导。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要以问题引领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到教材文本中去思考、探讨,教材永远是学习不可脱离的资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