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理学找回“中国心”
1996年,一位中国心理学家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作学术报告,主题是“中国文化心理学”。主持人刚对报告人的“富布莱特讲座学者”身份和专业背景做过介绍,听众席就有人站起来发问:“你们中国有心理学吗?大家都知道心理学源自德国的冯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心理学。你要讲的中国文化心理学,与我们的心理学有什么不同吗?”
很像是一副“踢场子”的派头。
当然,提问者未必真想要踢场子。这是一位资深教授,他的发问与其说出于刻薄或傲慢,不如说是表露了急切的好奇,蛮合乎美国人的直率性格。
但无论其动机如何,他提出的问题都是对主讲人的迎头挑战,这位中国学者必须有所回应。
结果是一场报告作完,那位率先质疑的老教授带头鼓起掌来,还主动邀请报告人共进晚餐。此后两人成了忘年交——年届七旬的美国教授叫高登·拜克,耶鲁大学临床心理系博士;中国学者申荷永,系中国心理学界以“南高北潘”著称的南京师大高觉敷先生门下博士,那年才37岁。
那么,对于“中国有心理学吗”这个问题,申荷永是如何解答的呢?基于中国文化的心理学,与西方定义的psychology,到底有哪些异同呢?
这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申荷永新著《核心心理学》,便是对这些问题系统而深入的回应。不同于二十多年前在奥马哈对少数美国同行答疑的那位年轻人,如今的申荷永已是国际知名的荣格心理学家、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会长,于2018年受邀在著名的“斐恩讲座”(Fay Lecture,是国际上最重要的荣格心理学讲座,每年仅邀请一位富有原创思想的心理学家主讲)发表主题演讲,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讲授立足于中国文化的“核心心理学”。此书便是为“斐恩讲座”准备的讲稿,原为英文,在这个中文版本中,作者又作了对国内读者必要的补充。
作者由最初负笈海外时的某种内心感受讲起:在国内博士毕业后到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做访问学者,欢迎会上有记者来访,问他初到美国的印象是什么,感觉如何。
“我没怎么想,几乎是脱口而出:‘来到美国的最初印象,感觉到我是一个中国人。’”
有些答非所问?但这确实是作者当时的真情实感。书中接着写道:“在国内时,很少会感觉自己是‘中国人’,来到美国的初始印象,促发一种寻求内在认同的冲动,以及作为‘中国人’的意义与反思……我意识到了12个小时的时差,白天与夜晚,光明与黑暗,阴与阳,相反相成……若未曾跨越太平洋,很难有对此自然造化的切身感受。”
作者在中国大学里系统攻读过西方心理学史,博士论文是关于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的“心理场论”。但是对西方心理学了解得越深,就越感到这种借助实证方法探究“大脑(意识)”与行为关系的psychology,未必能照搬到中国,未必适于阐释和解决中国人的心灵现象及心理问题。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历代先贤对于“心”的认知和重视,一点儿也不比其他几大文明逊色——更重要的是,中华文明还是唯一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由甲骨文、金文等象形文字记载下来的远古信息,那些反映了古人对“心”与身、“心”与情感及思维关系之认知的线索,基本完好地保存在今天的汉字中,更不要说那些阐释心性和强调人格修养的名文金句了。
这是多么丰富而宝贵的心理学资源啊。
由负笈海外而获得对中国身份的认知,由钻研西方心理学而生出对中国文化之“心”的反思,作者就是这样萌发出创立“核心心理学”的动机,要为psychology找回中国心。
书中详述了多部古籍经典所涉的“心”。《易经》的要旨是讲“感应”,感应二字的甲骨文和金文都是带“心”的;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讲“忠恕”,此二字迄今还属“心”部;道家有“心斋”;佛门倡“明心见性”。这不都是在教人认识自我、省察内心和修身养性?不都是朴素而实用的心理学和心理疗法吗?
在作者看来,核心心理学不只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修身养性不仅要“致良知”,更须“知行合一”。正因如此,申荷永曾率其门下博士、硕士等一干弟子,在汶川地震时驰援灾区为北川中学师生作心理疏导,是在震区坚持最久的心理专家团队;玉树地震时又组队勇赴高原,在玉树州孤儿学校建立“心灵花园”工作站,这一模式后来还扩展到全国,迄今已在各地儿童福利院或特殊教育学校建有80多个心灵花园工作站。在这些工作站为孤儿和残障儿童做心理服务的申荷永的学生及志愿者们,为一个个幼小的心灵送去阳光,在爱心助人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和心理学的真谛。申荷永把这项实践称作“心理学的自我救赎”。不同于在象牙塔里钻研学术,也不同于在精神病院里用技术手段诊治病患,这种对更易心理受伤的儿童的早期救助,也许更适合于中医及中国文化所倡的“治未病”。这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心理健康起来,也是为了整个族群的健康,为社会减少冷漠而增添温暖,体现了心理学人的家国情怀。
核心心理学并不拒绝西方心理学的方法和智慧。自1998年至2018年,由作者发起并参与主持了8届“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论坛,少则百余多则近千名中外学者一起切磋交流,由论坛的这些主题可见一斑:“心灵,分析与体验,东方与西方”(第一届);“意象与感应:东方与西方”(第二届);“伦理与智慧,东方与西方”(第三届);“心理分析中的意象,积极想象在文化与心理治疗中的转化作用”(第四届)……对历届论坛的发起与组织情况和讨论效果,书中也作了介绍。这种交流既让中国心理学家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也让西方同行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和爱上中国文化,认可有一颗“中国心”的核心心理学。
由于“斐恩讲座”的受众多为外国学者和心理分析师,这部讲稿的专业色彩偏浓一些,引述了不少中国古籍,如《易经》的卦象和系辞、禅宗的“公案”等,并例释了许多古代文字,虽然已尽量通俗作解,有时仍会略显晦涩。但是只要对心理学有爱好并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应能产生兴趣,定会受到启发,就如同在中国先哲手植的文化密林中,沿着幽曲小径,进行一次寻“心”之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