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一次性消费创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4-05-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罗弦

    如今,在消费主义至上的市场喧嚣下,文学作品纷纷向市场靠拢,甚至俯首帖耳于大众文化的风向标。文学作品作为诉诸于人心灵的精神产品,正逐渐成为创作者、出版商、消费者、商之间金钱交易的商品。

    在这样的市场语境下,一些文学创作者往往满足于一次性消费的既得利益,以将产品卖出去、引人看、最好立竿见影为最终目的。“宁做地摊生意,不做赔本买卖”成为不少文学创作者的行动指南;“一炒作即赢,一盈利则收”形象地概括了出版界一竿子买卖的浮躁心态。至于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有无思想营养、有无文化价值、有无社会效益,则无关紧要。久而久之,文学创作上的各种媚俗之风、拜金之风、虚无之风肆意泛滥,甚至连青少年的课外读物也充斥着各类粉色言情、暴力血腥;电视荧屏的各大历史雷剧、抗战神剧横行,严重扭曲着受众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的构建养成。

    对此,我们需要清醒认识的是,文学作品不同于一般性的商品,有其自身独特的精神属性和审美特性。其价值观正确与否,历史的审美如何,思想的承载多少,文化的含金量怎样,对于民族性格的塑造和民族精神的滋养往往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事实上,在文学艺术的创作史上,只有极少数人能静下心来,戒除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创作出真正有艺术感染力、思想生命力,能温润人心、启迪人性的好作品。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无一例外都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相对于转瞬即逝的一次性消费,它们拥有更深沉的文化积淀和更持久的循环效应。例如国外的莎士比亚经典名著,国内的四大古典名著,甚至金庸的武侠小说等,这些作品本身就是一个个巨大的文化资源富矿,经年不断地再版、流传、续写、翻译、翻拍……而文学作品在影视、网络等其他领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又反过来引发文学作品的再度热销,如此循环往复。

    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有时能较准确地测量出文学作品的好坏优劣,有时却会误导创作者,刺激低俗消费品的不断生产。在市场环境的恶性竞争下,除少数文学艺术作品能以优良品质取胜,大量在商业流水线上批量打造的“速食品”,经一次性消费后,便被榨干所有的营养。君不见,来势汹涌的美剧和韩流,对于作家编剧和文学剧本的高度重视、对于时代人性和民族文化的深刻体察,是其催生产业经济的重要动因。

    以一次性消费观作为创作导向的文学作品,对于整个民族的心灵滋养和精神成长来说,是毫无益处甚至是极其有害的。所以,与其匆匆忙忙打造一次性消费的市场废弃品,不如踏踏实实积淀可循环再利用的文化增值品。(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